婺源篁岭:集聚裂变保护传承 打造徽派活态文化景区
篁岭景观——晒秋 探索中前行“篁岭模式”成就“活态文化” 中国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 ——著名作家冯骥才 因“晒秋”而出名的篁岭村,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海拔500多米,地无三尺平,是江南的“布达拉宫”。有关篁岭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然而到了2009年,村内近70%的村民已经自行搬迁下山,半数以上的房屋无人居住,部分房屋已经倒塌。交通不便、加之山上饮水困难、农田荒芜、杂草丛生,就连基本的照明用电线路与设备的维护都支撑不起,古村随时面临着消亡。 作为土生土长的婺源人,看到婺源徽派古村落因缺乏保护而不断消逝时,吴向阳等人深感痛惜。2009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毅然将旅游股份公司近亿元资产全部转让,三个伙伴共同成立了婺源乡村文化发展公司,担负起徽州古建保护的历史责任。 “只有进行了科学有序的规划和发展,古村落保护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在吴向阳看来,要想保持徽州古村及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村庄进行产权收购和搬迁安置,挖掘古村内涵,灌注文化因素。为此,他走上了一条徽派古村落保护”的探索路。 2009年,婺源乡村文化发展公司开始按照“以屋换屋”产权置换的方式,对篁岭闲置房屋及公共资源进行商业运作,斥资1200多万在山底新建安置房屋,将山上村民整体搬迁,破解景区发展所面临的产权问题。 “经过产权置换的篁岭景区,不但很好解决了景区发展的体制问题,在保护中延续了古村生命,而且通过返聘村民参与景区建设与发展,很好地传承了景区的文化。”吴向阳告诉记者,“在我看来,尽管村民搬到了山下,不住在景区,但他们与景区共存共荣,已经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态文化的最佳传承者。” 此外,篁岭景区正在着手将下山村民返村生活,探索采用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将公司农业开发和晒秋展示等农事承包给当地农民,农民按传统方式种植、采摘、晾晒、加工农产品,将“原住居民群体形成的社区、原生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古村文化”进行传承。 记者在景区采访时看到,这里到处贴出了邀请函:“你会编草鞋草帽吗?会打麻糍吗?会扎花灯吗?会做辣椒酱吗?只要你有各色特长手艺,欢迎您来篁岭景区天街作坊报名。”吴向阳表示,“古村的原生性还得靠本地村民,我们不仅要有祭祀,更要有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有炊烟、浣衣、把酒桑麻、鸡鸣狗吠……” |
关键词:婺源篁岭,保护传承,文化,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