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冀忆·乡愁

鼓响灯明三百年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杨惠玲 赵志勇 2014-12-26 09:23:4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背灯挎鼓的表演鼓声铿锵,韵律激昂,气势磅礴。

  韩存瑞(中)带着鼓队正在进行排练。

  女子的加入让古老粗犷的背灯挎鼓表演更加细腻、更具观赏性。

  背灯挎鼓精气神

  秋收过后,场光地净。没过几天,一望无际的原野里,那裸露的土地上就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

  这节令,正是乡下人农闲的时候。然而,赵县南寺庄村里的人们却闲不住,他们刚刚挂了锄钩就背起了挎鼓,正好趁着没有农活,心情放松地排练几套新节目。有人说,南寺庄人的精气神最能够在背灯挎鼓里体现。

  南寺庄村在赵县县城东南,距县城也就十六里地,有800多户人家、3000多口人,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据说600年前燕王扫北以后,村里的先人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过来。村里原有古寺院一座,为寺院之庄,又居城南,就取名叫南寺家庄。清光绪《赵州志》及《赵州乡土志》均载为“南寺家庄”,至于什么年间改称南寺庄村,谁都说不清了。

  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长期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背灯挎鼓,这种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间鼓乐,让南寺庄人牵肠挂肚,魂牵梦绕。起源于清圣祖康熙三年的背灯挎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300多年里,那咚咚锵、咚咚锵的节奏,始终陪伴着南寺庄人走过岁月,让他们如痴如醉地敲打了几百年。

  背灯挎鼓是一种民间古体乐舞表演形式,阵容宏大,敲击时节奏明快,韵律激昂,声震八方。起初,南寺庄的背灯挎鼓由一面高1米、直径1.2米的牛皮鼓和16面腰挎小鼓组成,另有背灯16盏、青铜击打乐器40副。表演起来,喜迎春、新年乐、庆丰收、金龙闹海、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喜鹊登梅、万马奔腾等12番鼓点纷繁多变,节奏明快。此外,非正式表演时,还有几套踩街鼓点,如大街排、大得胜、雀恋窝等,将鼓点融入鼓面与鼓帮的交替敲击中,韵律优美,引人入胜。

  背灯挎鼓适于在广场或街道进行行进表演。表演者一律身穿红色古代武士服装,头包彩巾,别上红缨球,腰扎彩带,胸前胸后都佩饰护心明镜,16面挎鼓列队引领,一面大鼓跟进,12番鼓点轮番敲击,大鼓领鼓,挎鼓附和,铜铙、铜钹随其伴奏。为便于夜幕下表演,队员每人背一盏特制的伸向头顶的宫灯,腰间挎鼓,在闪烁的红灯下呈一字长蛇阵行进,时而雀跃,时而旋转,那齐刷刷的打鼓击钹声雄浑激越,充盈天地,数里相闻,气势磅礴。

  背灯挎鼓的韵律之美,给了南寺庄人精神的愉悦和振奋,击鼓成为他们抒发喜庆欢乐情绪的最好表达。

  技艺传承十一代

  每当村里的背灯挎鼓要排练或演出,51岁的韩存瑞、张素改夫妇都要对演员们进行指导,大到队形排列,小到细微的舞蹈动作,总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韩存瑞祖祖辈辈在南寺庄居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在县里参加背灯挎鼓的挖掘和学习,眼下是背灯挎鼓的第十一代传承人。

  我们在村里找到韩存瑞时,他正在带领鼓队排练新节目。他介绍说,2005年冬天,有着敲鼓传统的村民们就和村干部商量,要把本村传统的背灯挎鼓拾掇起来,一来可以让村民自娱自乐,二来能有偿参加一些企业的庆典活动,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村里筹集资金,置买了服装、大鼓小鼓和响器,聘请了音乐舞蹈教师张素改。张素改紧锣密鼓地训练了60名女队员,并精心编排了女子挎鼓舞蹈《欢乐农家》。第二年春节期间,鼓队参加了赵县第十四届“鸣鼓节”暨首届“鼓王争霸赛”,并夺得金奖。此后,他们又应邀参加了河北电视台举办的“燕赵飞歌”河北省心连心文化下乡大型歌会暨河北省第八届青年歌手大赛观众喜爱歌手评选活动的助兴表演,宏大的阵容,铿锵的鼓点,明快的节奏,背灯挎鼓迅速红遍冀中大地。

  树有根,水有源。时光回流到1980年5月。赵县文化馆请来河北省歌舞剧院舞蹈家吴志国和孟凡和,对背灯挎鼓进行挖掘整理。两位舞蹈家来到村子里,观摩了老艺人的表演,提炼出基本动作,同时记录下背灯挎鼓的鼓点,随后经过艺术加工,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编排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两位舞蹈家从村子里选出韩存瑞、韩金聚等8名青年男子进行重点辅导,一个月的封闭训练后,背灯挎鼓在过去民间粗犷表演的基础上,加工改造为相对细腻、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风格,舞者敲击鼓面的时候,运用三步躺、四步转、转灯等动作,时而辗转腾挪,时而欢腾跳跃。

  采访河北省歌舞剧院舞蹈家吴志国时,他还沉浸在旧时光的欢乐中:“通过省市群文部门进行挖掘整理,我们帮助村里编排了一个叫《农家乐》的节目,它就是把过去在大街里行进表演的形式,通过艺术加工,提升到一种舞台的形式进行表演。”1980年,节目参加省市民间艺术调演,获得了表演奖和挖掘整理奖。从此以后,背灯挎鼓这个中断了很多年的活动,又得到了恢复与传承。

  鼓点融入血脉中

  背灯挎鼓走到现在已经有十一代人相传承。但是八代以前没有留下详细的资料,从第八代传承人谷双印、第九代韩闯、第十代白风山,到第十一代传承人韩存瑞,背灯挎鼓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改进,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韩存瑞说,在他十岁那年,个头长得还够不着那个大鼓,就跟着本家爷爷韩闯开始学鼓了。逢年过节和小伙伴们敲起鼓来,一个晚上不睡觉,就能把鼓点记得滚瓜烂熟,后来开始学习表演,兴致也非常高。“当年我们挎的那个鼓,直径是1尺2寸,比现在用的鼓要大;那时的背灯,是村民自己设计的一种灯笼,主杆是竹片做成的,柔韧性好,灯笼是用纸糊在木头上做成的方形灯笼,上面画上画,里面用小碗盛上猪油插捻点着。后来,换成红纱点上蜡烛,再后来用上了电池灯泡,表演起来更加方便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寺庄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青壮年们纷纷走出村庄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背灯挎鼓队的队员日渐减少,为此,村里打破昔日“女人不敲鼓”的禁锢,招收了五六十名青年妇女,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到现在逐步形成了以妇女为主的表演团队,总人数超过100人。留守妇女学习背灯挎鼓成为目前最现实的传承方式,而且女子的加入让古老粗犷的背灯挎鼓的表演更加细腻、更具观赏性。每逢演出,场上几面古香古色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大旗下的男男女女都会换上古代武士的服装、头包彩巾、腰束彩带、胸前背后配饰上护心明镜,大鼓领鼓,小鼓回应,铜铙、铜钹随其伴奏,振奋的鼓点,威风的呐喊,给人一种历史的穿越感。乡亲们品味着自己的乡土玩意,陶醉其中……

  南寺庄背灯挎鼓艺术已融入了南寺庄人的血脉之中,正像村民所说的那样,“村里就没有不喜欢鼓的”。从背灯挎鼓艺术队的成员就能证明这一点,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婆媳、有的是父子,还有一家四口都加入进来的。这里的村民喜欢土生土长的背灯挎鼓,热爱赋予他们激情和奋进动力的背灯挎鼓,并从中敲出了文明与和谐,敲出了吉祥与幸福,敲出了欢乐与健康,敲出了勇气与信心,敲出了团结与力量。

  但随着多媒体时代和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背灯挎鼓的生存依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威胁。文化的多元性,让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有意无意地冷落了传统的背灯挎鼓,于是,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不得不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虽有各级各部门的相关扶持,但由于没有其他资金来源,背灯挎鼓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赵县南寺庄村的背灯挎鼓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清圣祖康熙三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背灯挎鼓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灯挎鼓那宏大的阵容,欢腾跳跃的动作,无不展示着南寺庄人豪迈、奔放的个性。

关键词:背灯挎鼓,赵县,民间乐舞

责任编辑:郄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