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冀忆·乡愁

“获鹿道”的故事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郭俊岭 2014-08-01 09:41: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现在,栾城县岗头村的老人们谈起村内的大街都喜欢称它作获鹿道。据栾城县志记载,在清末以前,栾城县只有以县城为中心向的六条大道,其中一条经北五里铺、北十里铺、乏马铺、冶河铺入获鹿境,这条大道就叫获鹿道。而岗头村这条村内大街与北十里铺内的获鹿道直接相连,因为路面宽阔,路边还有热情好客的岗头村村民开设的小店面相映衬,一时间成为了一条贯穿栾城县东西,并连接县域南北的交通要道。每日里往来于这条大道的客商络绎不绝,人们就习惯性地把岗头村这条大道叫做获鹿道了。

  在这条大道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在清朝初年,一个飘着大雪的夜晚,就在岗头村这条大道上,摇摇晃晃走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书生。年轻人刚走到岗头村内一村民开设的大车店附近时突然昏倒了,正在店内忙碌的店主人急忙外出察看,一家人将书生扶进自己的店中,为其取暖御寒。这时候,村内的一位郭姓村民得知了这件事情,也赶过来帮店主人照顾素昧平生的书生。原来,这位书生是衡水某地的秀才,这次要到省城参加乡试,因为家境贫寒,本来就带的盘缠少,还没到省城,就饥寒交迫沦落至此。

  在那个时代,大家都是缺衣少食,但郭姓村民和那位李姓店主人,宁可自己饿一点,也要挤出饭来给书生吃,郭姓村民还把自己的棉大衣送给书生。其他村民听说书生的境遇后,也都很同情他,这个送干粮、那个送点菜,就这样,这名书生在岗头村的大车店里,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而且还将科目书重新温习了一遍。在他临走时,他向岗头村民一再鞠躬致谢:“是岗头村的乡亲们让我有了第二条命,我如果能金榜题名,一定会重谢岗头村的乡亲!”

  后来,这名书生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而且是主管学政的官员。每每科举考试时,深知感恩的他都专门嘱咐属下,看看今年考生花名册中有没有栾城岗头村姓郭的和姓李的考生,如果有,他就会派人专门到考生住的旅店进行探望,勉励考生。在同等招录条件下,岗头村姓郭的和姓李的考生优先选拔。

  这样一来,一方面因为岗头村素来是文化村,民风淳朴,历来重视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名知恩图报的书生官员的大力提携,才使得岗头村几百年来获取科举功名的人员众多。据县志记载,自明代至清末,栾城县共有贡生150多名,岗头村郭氏家族就占了10名,还有李姓3名,占全县的近十分之一。所以,相邻各村都称赞岗头村这个文化村名不虚传,是“头上打铁——‘钢’头”!

关键词:栾城,故事,考生

责任编辑:郄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