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碧波荡漾,但宽敞的湖面上却横着一道长达17公里的“水上长城”,硬圈出了一片面积近3万亩的“私人湖泊”。近日,这颗存在于“长江之肾”中多年的顽固“结石”,随着生态环境部专项督察而公之于众,引发舆论热议。
国家湿地出现“私人湖泊”,怎么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据说,自从围堰建起来后,老板在这“独立王国”中种树、养鱼,还搞起了非法采砂,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江豚却渐渐消失,防洪压力陡然增加。这一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为何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持续了十余年之久,其间省、市、县三级政府数次严令整改仍岿然不动?个中原因确实有些复杂。此私人湖横跨“两市三县”,属于监管相对薄弱的交界地带;2014年被卫星监测发现时,已呈积重难返之势;面对数千万元的拆除费用,违法圈湖者非但不主动拆除,反倒向政府索要拆迁补偿,还振振有词:“我长达13年违法,陆续投入了近2亿元,你们怎么才发现?”
老问题久拖不决,就在各方推诿扯皮之时,督察组的介入好似一柄利剑,直接斩断了这团乱麻。在督察开展后,当地迅速组织多台工程机械以及大型船舶,表态会在三天之内整改到位。由此可见,问题再复杂再纠结说穿了也不过是个借口,掩盖的还是当地执法部门不敢碰硬,想绕着问题走的侥幸心理。比如,监管力量明知眼皮底下有违法行为,不去雷厉风行地制止,反而任由违规主体讨价还价;明显不能过关的整改,却经“上面”同意,使得基层干部有理由“反正这是通过了验收的”。监管力量不动真格,执法力量得过且过,以致问题越拖越大、最终造成对生态环境旷日持久的破坏,这实在值得深思。
环境保护关乎国计民生,是各级政府必须坚定完成的任务之一,但在现实中,往往遇到整改不严、徇私包庇等问题。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又担心减少就业,就想着缓一缓;想关停几家污染企业,却害怕少了税收,就故意放一放;江河湖海污染需联合治理,但协调困难、多方掣肘,就暗暗拖一拖……如此种种,说轻点是只打自己的“小算盘”,说重点就是软弱无能尸位素餐,不仅损害了规则刚性,还赔上了绿水青山。
无论环保整治,还是城市管理,利益瓜葛往往盘根错节,啃硬骨头、穿越荆棘道肯定需要勇气和决心。进还是退?负责还是推诿?管理者应该多想想自己为官一任的初心是什么、职责是什么,想清楚了,堂堂洞庭成了“私家湖泊”的闹剧就不会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