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旅游频道 >> 原创

河北:弘扬茶文化 “激活”茶经济

2018-10-30 22:13:13 作者:张秀娟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巨鹿县孔寨村村民正在菊花种植基地工作。 赫军 摄

  长城网讯(记者 张秀娟)10月28日下午,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内人头攒动、茶香四溢。在悠扬空灵的古典音乐中,第六届中国国际(河北)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以茶为媒,让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茶企,与好茶之客因茶相聚,一起品品香茗,聊聊茶品、茶人、茶经,享受一场关于茶的盛宴。

  “在茶博会上花200元买了10盒普洱玫瑰茶,包装漂亮,茶汤芬芳浓郁,甘甜醇厚。”31岁的白领阎宇对普洱玫瑰茶喜爱有加。

        透过茶博会的窗口,记者发现,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形象;小小的茶叶,成为沟通文化交流的使者。作为禅茶文化的发祥地,河北省围绕茶叶做起大文章,打好生态牌、接好产业链、盘活旅游资源,用一片小小的叶子成就、拉大了一个产业。

  茶文化“激活”茶经济

  “玻璃陶瓷搭配,匠心独具,简洁利索,雅致大气,很有艺术性,三件套解决了传统茶杯无法分开茶叶和茶汤,冲泡浓度不宜控制的问题,特别适合办公室上班一族使用。”开幼儿英语培训学校的明丽烨对从网上购买的名为玫瑰之约的茶杯非常喜欢。

  “杯子是河间一家玻璃制品厂生产的,用河北人生产的杯子冲泡一杯从石家庄佳农茶叶批发市场刚刚买来的小青柑,惬意,美好。”

  近年来,河北省弘扬茶文化,将茶经济“激活”,拓展茶艺培训、茶具、茶服等周边产业发展迅速。

  “市场每流行一款茶叶,永华汇就要研发相配套的茶具。只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河间市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庆永告诉记者,为了一个可以加热的玻璃茶壶,他们消耗了几百斤玻璃原材料,炸掉近千只茶壶。付出就有回报,这款茶壶一经推出就火了,一个月的订单量达到2万只。

  河间市坚持以工业设计推动工艺玻璃这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玻璃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耐热工艺玻璃生产基地。全市现有工艺玻璃制造企业252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20多亿元。

  老岩泥磨茶器。 刘志琳 摄

  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是河北省唯一获得“全国重点茶市”的茶城,总经理刘淑敏告诉记者,他们经常组织茶艺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讲解茶的入门知识,不仅弘扬了茶文化、普及了茶知识、提高了市场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还帮助商户拓展了茶叶销售渠道,提高了营业额。

  目前,全省规模化茶企茶商已达1080家,个体经营户有10157家,大中型茶城87座,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省茶叶销量占全国7.17%。

  冀产花草茶初现峥嵘

  “以菊花茶、玫瑰茶为代表的花草茶在茶叶市场所占销售比重逐渐增大,凭借养生、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欢迎。”10月23日,在石家庄城角街上的德艺堂茶楼里,经理范振寿告诉记者。

  河北盛产花草茶,巨鹿县的金银花、枸杞,沽源县的金莲花,保定市的玫瑰花,廊坊市的铁皮石斛,行唐县的牛蒡等颇具规模,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花草茶种植面积总计30万亩,品种达70余种,各地市均有花草茶的种植。

  10月20日,看着满满两车菊花茶运走,坐在办公室里的河北省花草茶产业促进会秘书长、河北陶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英华满意地笑了。

  10月份,陶菊公司生产的约2万公斤菊花茶通过快捷的物流渠道发到北京、广州等地,让产自巨鹿的菊花茶香飘四海。

  目前,陶菊公司在巨鹿县孔寨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菊花500亩,建有40个设施温室大棚,共种植600余种菊花,一年四季均有菊花开放,菊花苗、菊花茶等产品远销内蒙、安徽、广东等地,供不应求。

  “我省并不是一个产茶大省,但却是茶叶消费大省,年消费茶叶2万多吨。近年来,河北花草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许多花草茶品牌尽管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但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刻。”河北省花草茶产业促进会会长贾嵩介绍。

  “虽然我省花草茶产业历史悠久,品种也很多,但往往是以中草药的形式出现,在茶叶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同时,还面临生产效率低,加工品种单一,销售渠道窄,品牌效应差等问题。”贾嵩表示,促进会将加大顶层设计,提升科研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河北花草茶品牌,助力河北从茶叶消费大省向茶叶产业大省转型升级。

  西城仔村村民在红薯地里采红薯叶。 苏建辉 摄

  小茶叶成就致富扶贫产业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河北许多地方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减贫,把“一片叶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发展茶业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

  “巨鹿县有着400多年种植金银花的历史,如今,通过金银花产业脱贫的群众达到3.5万人,占全体脱贫群众的58%。”巨鹿县农业局局长赵保宽告诉记者,目前,巨鹿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12亿元,涉及4万多农户,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

  “沽源县因盛产金莲花,在历史上有八百里金莲川的盛誉,金莲花茶具有清热消暑、消炎利喉、养颜美容的药用价值。”说起金莲花的功效,沽源塞外特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学锋津津乐道。

  近年来,金莲花野生资源蕴藏量逐年减少,市场需求量日益加大。为此,沽源县开始尝试金莲花种苗繁育,目前,全县人工种植金莲花面积突破了2500亩。该县还打造金莲花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县10个乡镇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农民增收。

  行唐县上方乡贫困村西城仔村,在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组帮助下,开发出了红薯叶茶,把红薯叶经济价值提升,村民采叶、搓茶每人每天可获得70-100元不等的收入,六七十岁具有低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可参与;成品茶外销,截至目前,该产业已为村民带来近10万元的经济收益。

  日前,记者在西城仔村看到,利用库区移民扶持资金40万元修建的占地一亩多的综合茶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组驻村第一书记苏建辉介绍,年底前,厂房的内外装修全部完成,生产设备也将全部入厂,建成后可实现茶叶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每年可为村民和集体增收30万元。

关键词:产业,茶,经济责任编辑:胥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