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丽乡村注入“互联网+”基因 乡村旅游营销开启新模式
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篁岭开启互联网营销新模式 “篁岭的‘晒秋’文化已经通过网络传播了出去,我们想通过宣传和文化挖掘,让篁岭在国内唱响甚至走出国门。”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在会上说到。 婺源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篁岭作为婺源模式的新样本,近年来在信息时代下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营销的方式备受各方关注。 在黄细嘉博士看来,篁岭乡村旅游与互联网对接,是传统与现代、篁岭与外界的对接。互联网是政府、企业与社区共建的平台,要运营好这个平台,就要考虑如何让游客归心、分享:建筑的功能化(篁岭的每一座建筑都具有功能且丰富多彩),社区的生活化(“返聘”原住民使古村活化),村落田园化和农耕化(篁岭梯田保护得很好,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所有一切都应本地化传统化原真化。 当前,智慧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态。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是简单地吹嘘造势,而从加强景区自身建设出发,充分考虑消费者需要,让游客在篁岭享受、归心,进而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出去,这种化客体消费为主体宣传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是篁岭留给乡村旅游的启示与经验。 乘“互联网+”之风升级乡村旅游发展 “我们相信传统企业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一定能够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我们也相信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乡村旅游一定能获得全新的发展。”会上,宋雪鸣教授表达了对乡村旅游借“互联网+”之风发展升级的信心。 “互联网+”的本质是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从中分析、倾听消费者心声,以此快速改进产品和服务,提供极致的消费体验。它促使当下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格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格局。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博士邹勇文认为,互联网思维下,乡村旅游要注意产品的思维、运营的思维,创造细分化、有个性的旅游产品。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胡海在总结嘉宾主旨演讲时表示,江西目前的乡村旅游营销思路已经从“把对象当客体”向“把受众当主体”转变。 乡村旅游要真正拥抱“互联网+”,既要转换发展思路,也要在行动上与“互联网+”的思路相匹配,防止陷入“互联网+”认知误区。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海洋的冲击中,篁岭如何做到社区共营,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品橙旅游联合创始人王琢博士说到,智慧化是乡村旅游营销中重要的一环,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应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从远程营销吸引游客和本地营销提高消费两大块入手,不断发展升级。 |
关键词:乡村旅游,互联网+,互联网营销,基因,旅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