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赵武灵王丛台

来源: 新浪 作者: 2015-12-25 16:56: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赵武灵王丛台位于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占地360亩。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由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连接非一,故名丛台”,或称武灵丛台。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勇于革新,奋发图强。赵武灵王发现,赵国将士穿宽袖长袍,乘战车作战,行动不便,而胡人紧衣短袖,利箭快马,行动灵敏。于是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学骑射,对作战方式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顺应历史潮流、勇于学习外族长处的一大创举,被传为千秋佳话,历来为人称道。这座丛台,就是赵武灵王为休息娱乐和观看操练兵马而兴建的。

  据历史记载,丛台上建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名扬于列国。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文人,如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多次游览丛台,赋诗赞咏。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有了很大变化。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约1500年)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其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当时是为了了望远方,以便统治县城,以后又进行过重修。

  现在的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从石狮雄踞的南门拾级而上,右侧的台墙上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八个古体大字,展示了丛台的地理形态。南门外,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中国当代文豪郭沫若1961年秋登临丛台时题写的诗句;北门内,迎面立着清朝乾隆皇帝1705年登丛台的题诗刻石,都赞颂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业绩。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馆前有“回澜亭”,西屋为“如意轩”,东面是武灵台,从这里进入丛台的最高层。在武灵台的入口处,嵌有一幅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壁画。坐北向南的圆拱门的门楣上,题有“武灵丛台”四个古体大字,门里边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终日寻梅子不见。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牢。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西边巍巍的太行山层峦起伏;西南赵王城遗址蜿蜒的城墙隐约可见;西北便是赵国的铸箭炉、梳妆楼和插箭岭的遗址。俯视台下,碧水清波,荷花飘香,垂柳倒影。

  在丛台西边的湖中有一个六角亭,名为“望诸榭”。相传很早以前,湖中有个小土丘,丘上有个小庙,是早年间修筑的乐毅庙。乐毅是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黄金台招贤”选中的大将,在燕、赵、韩、魏、楚五国伐齐时,担任统帅,一气攻下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几乎亡齐。燕国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公元前278——前272年)听信了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召乐毅回燕都,阴谋杀害他。乐毅识破了燕惠王的图谋,直回赵国,被赵王封为“望诸君”。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的功绩,于是修建了“望诸榭”。现在的“望诸榭”是六十多年前重新修建的。据地方志记载,现在邯郸市东南二十里的乐家堡,便是当年乐毅的宅院。新中国成立后,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人民公园。占地由原来的近28700平方米,逐步扩充为2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将近2.7万平方米。园中林木繁茂,花草缤纷,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照,别有情趣。

关键词:丛台,赵武灵王,邯郸

责任编辑:董云鹏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