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国内

感味纯美厦门 一半光阴一半歌

来源: 中国城市旅游杂志 作者: 2013-11-08 10:34:1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有人说厦门的文艺像流淌的河水,生生不息;也有人说厦门的味道混合着老别墅和咖啡馆的香气,隽永悠长。而当我靠近厦门,窥见它的原貌,才知道原来它更像一首深情缱绻的歌,曲调里裹着轻柔、细腻和安静。这首歌伴着缓缓流淌的时光,飘进厦门人的生活。

  厦门人对厦门的白描

  舒婷说:“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她是厦门人,在诗里也曾写过:红房子,老榕树,海湾上的渔灯,在我的眼睛里变成文字,文字产生了声音,波浪般向四周涌去。

  曾经读过许多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描写,但没有一首诗像《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这样打动我,心被这样干净清爽的厦门牵引,忍不住想来看看,看看这座已经在文字中熟悉的陌生城市。

  厦门人爱吃海鲜,厨房的冰箱里再没有食材,也必然会放着,早上刚在市场挑拣好的新鲜鱼虾。海的味道活跃在舌尖,滋养着他们的胃。八市是厦门最热闹也最大的菜市场,在那里逛早市的时候,鱼摊前面必然挤满了提着篮子买鱼的人,他们对着铁质大盆里的活鱼跟鱼摊老板讲价。

  舒婷曾说自己在厦门提了三四十年菜篮子还是不会捡螃蟹,在《我眼中的厦门》里写得特别细致。她写道:我贪恋海味,酷爱螃蟹,号称“无蟹不成席”。在鱼市的人缝里挤得满脸油汗,抢购一堆花脚蟹,看上去个头挺大,肚里却空空如也。旁人看不过去了,就会屈尊蹲下出手援助,回家烧熟一剥,果然个个蟹黄饱满。

  识货的都是老街坊,他们一边将自己中意的鱼指给老板,让他称好付账;一边又嘱咐老板下次要帮忙上些儿媳妇喜欢吃的大白虾。我站在边上,虽不会上前买些活鱼活虾带回去,但看着他们的平淡简单的生活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会。这样的厦门在讨价还价里变得活色生香,令人回味。

  中山路是厦门的老城区,与鼓浪屿隔海相望,许多老厦门人还住在那里。繁华与古旧交织的城区让人不觉得突兀,反而生出一种走在生活之内的存在感。现在的老厦门人也爱听高甲戏,是一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化装游行)的戏剧。厦门是移民城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在这片土地上,带来了流行的歌曲,带来了新锐的艺术,也带来了优秀的话剧、歌剧等等,但老厦门人最熟悉最钟情的还是高甲戏。化着浓妆,穿着华服,唱着咿咿呀呀的闽南话的演员,将《扫秦》《桃花搭渡》刻进了他们的心里。

  但厦门的性格是开放的,它用内敛的方式接纳了许多来这里生活的外地人。走在厦门的街头巷尾,你随处可以听到的是普通话,偶尔遇见一两个“老厦门”才能听见几句地道的闽南话。似乎厦门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包容有时候是一种接纳和谦让,用一种共通的文化来沟通,让彼此和谐共存,这样的厦门令人忍不住亲近和喜爱。

  舒婷的家在鼓浪屿,一座红墙古旧的老别墅。我坐在旁边咖啡馆的椅子上朝老别墅二楼的窗子看,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子周围的绿色藤蔓上,像旧电影里的画面。夏末的早晨风微凉,我远远地看着,并不打扰。心却满足的一塌糊涂,就像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这样的幸福感有些浓的化不开。

  Tips:厦门的小吃也绝不能错过,被人们称为“贪吃街”的中山路,就成了吃货们的不二之选。街上的小吃铺子很多,一个挨着一个。沙茶面、海蛎煎、花生汤这些都是必须要尝一尝的特色,另外常见的关东煮、章鱼小丸子、春卷也做得格外地道。如果你来一定要空着胃,不然好多味道绝佳的小吃你就塞不下去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厦门,别墅,鼓浪屿

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