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组织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采访活动走进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蒙蒙细雨中,村里一条条笔直的街巷干净、整洁,时不时有绿油油的树枝从墙里探出头来,有的结着核桃、有的挂满枣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刘家堡村是明代大学士王琼的故里。近年来,村里紧抓乡村振兴机遇,深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打造了非遗文化街区,以“农业+文旅+非遗”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
筑巢引凤 招来非遗走进村庄
走在村里的街巷,来往行人纷纷被生动的墙画所吸引。“村里设置了以二十四节气、乡村记忆、党建等为内容的主题墙绘,就是让人们留住乡愁,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刘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乔武平说。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村里将闲置的老院子统一租回,改建成非遗小院、民宿院落,免费提供给非遗传承人作为工作室和展示区。太原西华门舞狮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岳云飞说:“我们是今年4月进驻刘家堡村的。村里为我们改建了适合舞狮训练的基地,演员的吃、住、行村里也都安排妥当。”
梅艺漆坊手工漆艺工作室设在一个二层楼的小院,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郭喜梅认为,村里的大环境和整体设施很适合她做研学课程。“我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有许多学校和团体来工作室体验非遗的创作。这里一是空间大,二是村里有许多文化和旅游项目,让来体验非遗的游客行程更加丰富。”从过年到现在,她的工作室已接待了2000多人次参观、体验。
据了解,今年5月底,太原市外国语学院将“校园进非遗基地”研学游活动搬到了刘家堡村,全体师生在刘家堡村里近距离体验非遗创作、感受非遗魅力。
刘家堡村有736户2200人,共540个院子,目前规划有民宿区、雕刻区、餐饮区、非遗区等。“去年改造了50个闲置的院落,今年还有30个登记改造的老院子,村里计划修建100个非遗小院。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非遗项目入驻。”乔武平说。
技艺传承 村民长技能稳就业
目前,刘家堡村非遗文化街已吸引了太原剪纸、西华门舞狮、太原锣鼓、傅山秘制卤肉、穆府老膏药、神针火等近30个非遗项目入驻。
乔武平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为村里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我们抓住文旅项目,把非遗传承人请过来,既是为了助力非遗传承,也是为了带动村民参与非遗传承,提高村民技能的同时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胜带着葫芦烙画技艺入驻刘家堡村。他说:“目前,我们的葫芦烙画制品有摆件、灯具等,有很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葫芦烙画看似是个小产业,但能就地带动种植、制作、销售、物流、电商等产业,可以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发展。刘家堡村非常适合我的发展需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层底传统制作技艺入驻刘家堡村后,传承人王月就对村民进行了培训,现在有30来个妇女跟着他工作。“她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手艺,有了收入,还传承了千层底手工技艺。”王月说。
文旅融合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刘家堡村实施了雨污分流、弱电入地、道路硬化、无害化厕所改建、拆除违章建筑、改建旧围墙、清理垃圾、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休闲广场、小游园、公共卫生间等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工程,尤其是“星级美丽庭院”评比,带动了村民创建美丽庭院的积极性。
退休老师闫秋梅家“布局合理,有花草树木、有环保意识、有家风家教、有生活品位”,被评为了“五星级美丽庭院”。她自豪地说:“现在村里每家每户的家里家外、院里院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村里还免费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我们的生活幸福得很啊。”
村里还建设有“乡村文化记忆展室”,展示着1958年刘家堡村街巷、村民宅院与文物古迹手绘图,绘制有“钉盘儿碗的”“摇拨浪鼓卖布的”等近80种农村老行当,实物展示做农活时的耧儿、犁耙等农具,孩子们穿戴的双鱼袢、虎头鞋及农村妇女做针线活时的楦头、袜衬、熨铁等。
村里还打造了“一花一果一蔬菜”三大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种植销售、采摘观光、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研学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经济综合体;打造了以餐饮、住宿、茶舍等不同主题的“老院子”“院子里”等民宿;举办了首届刘家堡文化艺术节、垂钓比赛等活动。
乔武平介绍,目前,村里正在筹备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培训自己的导游队伍,让更多村民实现就业。借众多非遗项目入驻的优势,刘家堡村正在努力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研学旅游打造成农民增收的大产业,让他们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