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刻画入微,这是初见王云飞作品时的感受。王云飞笔下的牡丹艳丽却不刻俗,竹林淡雅却层次丰富,人物多样且都栩栩如生。
“工笔画是以线造型的艺术,线条是工笔画的骨干”,王云飞认为工笔画的线条一定要流畅,有力度,有变化。同时,一幅好的工笔画必定是气韵、线条、造型、染色、细节、综合效果等六方面皆具备方可。
“想要画得气韵生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留心细节。”对孔雀情有独钟的王云飞,在动笔前和画作完成后,都多次去动物园观察孔雀的动作、神态、生活习性,只为绘出孔雀的神韵。“像这种细节,只要出现一点小失误,都会影响画面整体效果”,他指着画中勾勒得相当精致的孔雀羽毛说道。
当问及王云飞为何从众多画种里选择专攻工笔画时,他腼腆地笑了笑:“我喜欢工笔画的细腻,可能跟性格有关,因为性格比较内向,能坐得住,所以才能静下心来画工笔。”
王云飞自幼热爱绘画。从五六岁开始接触简笔画,先用线条勾勒,再用彩笔为其上色,与工笔画作画顺序颇为相似,想必也是从那时起便与工笔画结下不解之缘。上学后在学校美术班学习水粉、素描,并时常为班级设计黑板报,绘画天赋初露头角。后被中学校长推荐到河北一所美术学校进行专业学习。自接触绘画以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绘画水平,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四五年级的时候出去卖蔬菜,换钱了买书来临摹。”后来在艺术学校学习期间,即使经济拮据,也从不向父母开口要钱。节假日,王云飞经常跟着古建彩绘队,边学边干。“古建彩绘工艺流程相当复杂,有‘起谱子’、‘扎谱子’、‘拍谱子’等一系列步骤,对绘画功底要求更高。” 王云飞直言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对其绘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后来我利用业余时间画画来卖,一张四尺斗方的画,卖30块一张,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挣一千块左右,刚好可以解决学校的食宿费用。”
王云飞就是靠着这样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绘画的执着追求,笔耕不辍。千禧之年在天津美术学院进修期间,结识了何家英、赵国经、王美芳等业内前辈,欣喜不已。经过老师的点拨和自身的努力,他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5月,在北国春城长春成功举办了工笔画个人展。
“三人行,必有吾师,我非常喜欢以画会友。”王云飞经常会约上几位好友,一同去看画展,向其他艺术家学习。或是邀请好友点评自己的新作,希望通过听取多方意见来改进自己的画面。偶尔也会听到一些“挑毛病”的言辞,“以前会生气,现在不会了,有句话叫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心胸决定格局,我感觉现在心态更平和了”。
年仅38岁的王云飞,如今已是河北美协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艺名书画院副院长。原解放军报副总编、高级编辑、少将董祥起曾这样评价他的画,“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孔雀‘雍容华贵’,仙鹤跃然欢舞,牡丹酣然怒放。每一幅画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有浮想联翩,韵味高雅的精神内涵。”
“王先生用笔精细,那回旋曲折、刚劲有力、驰骋飞扬的墨线,表现出异常流畅而又庄严的气势,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传统的线条的表现力”,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著名画家金鸿钧先生如是评价。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悲鸿先生大弟子、著名画家戴泽先生也对王云飞的作品赞不绝口。戴泽先生认为,一件作品的内涵,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以及复归本然的表达,王先生的画作中浮动之暗香,脉脉之柔情,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仿若淡去了在都市喧嚣间的纷纷扰扰,将无数清雅收伏在他的笔墨丹青里。
近年来,王云飞创作了大量的工笔花鸟、传统工笔人物,但目前更倾向创作工笔画中的现代人物。“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反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大家看到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王云飞说,“未来,我还想做更多的尝试,例如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与西方的油画相结合,相信也能呈现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