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一些矿业大县开始修复太行山上因粗放式挖矿造成的“伤疤”,筑牢绿色屏障。
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位于太行山区东麓的河北省沙河市,是矿产资源大市,该市红石沟村经过20多年的采煤、选矿,少数人富了,却留下了一块块“伤疤”。村民们说,以前在红石沟附近生活是“沙尘迎面、卵石为伴”,“脸洗得再干净,出趟门就是一脸黑”。
2009年,红石沟私营矿主张保国率先主动关闭煤矿,开发了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那些年挖煤确实挣了些钱,但矿产总有挖空的一天,对环境也造成破坏,所以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土生土长的张保国决定绿化荒山,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场面积2.5万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投资3.5亿元,已种植苹果、梨、桃、杏、石榴、山楂、蓝莓等果树110多万株,生态林木130多万株,并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农林科学院等十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张保国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村346个贫困户、1300多人脱贫致富。”
近年来,像张保国一样,沙河市陆续有50多名私营矿主弃“黑”转“绿”,主动在太行山上搞起现代农业开发。曾经的“黑水荒山”正在变成“绿水青山”。
沙河市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沙河市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建成2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44个,累计完成投资29.57亿元,开发面积达33.5万亩,年产值1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
在同样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市井陉县,由于过去私挖乱采严重及近年来的政策性关闭等原因,留下众多“无主”矿山,只能由政府出资治理。井陉县日前宣布,“抓好矿山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治理”是全县必须打好的“硬仗”之一。
井陉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贵文说,为破解资金困境,他们尝试引进社会资本修复矿山,对县内零散矿权实施置换,所得资金将重点用于域内矿山环境修复。“置换资金除对原有矿山环境修复外,还将治理周边几个‘无主’矿山。今年全县25个‘无主’矿山都会治理。”
井陉县农林畜牧局负责人介绍说,井陉县境内有野生皂角74万亩,呈集中连片分布,目前河北省林业部门已将野生皂角嫁接纳入新造林面积。该负责人说:“皂角嫁接不仅为群众带来可观收入,还可增加山体绿化面积。”
河北省提出,到2020年,生产建设矿山实现环保措施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