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8年全国雪场安全和冰雪运动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丁东在会上表示,安全是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作保障,发展冰雪运动就是一纸空谈,“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监管到位,雪场更要加强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中国已成最大初级滑雪市场
在本月25日举行的2018亚太雪地产业论坛中,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也显示,去年全国已建成滑雪场703家,全年滑雪人次达1750万。与此同时,偶有发生的滑雪安全事故和救援不利情况正在成为各个滑雪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上个雪季,崇礼的雪场接连发生两起滑雪者死亡事故,一度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
对于安全问题,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滑雪协会高度重视。去年10月30日,全国滑冰滑雪场所安全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去年12月,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滑雪协会又选派了一批雪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专家,联合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对全国部分滑雪场安全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和调研。
昨天,丁东在会上通报了本次检查的情况。根据专家组的反馈,各雪场的安全经营管理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有的雪场安全网覆盖率达90%以上,并在危险地段铺设了两层安全网;有的雪场加装了监控设备,覆盖率也达到90%;有的雪场加大了安全宣传力度,在雪具大厅、游客中心等醒目位置张贴竖立安全须知,并通过巡回播放视频、广播,引导和提示大家遵守安全须知。此外,各雪场巡逻队员的人数比例普遍有所提升。”
不过,专家组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雪场仍存在安全问题。丁东举例指出,“有的雪场对滑雪者行为与安全准则宣传不够,滑雪场地及雪道上的安全标识位置不醒目、不规范;有的雪场未详细标明雪道等级、长度、坡度,不便于滑雪者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雪道;滑雪道防护网设置也参差不齐,有的危险地段缺少防护网,有的不符合规范,有的疏于日常维护;有些雪道雪层厚度小于0.3米,部分地点有裸露的土石等杂物。此外,部分滑雪场的巡逻员难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处理突发事故、救护伤员。还有的雪场滑雪器材老化,缺乏日常检修、维护,部分雪场魔毯的铺设、维护、年检缺乏统一标准和监管部门。”
北京多项举措规避事故
在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北京的滑雪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北京地区的滑雪场安全经营管理状况如何?
昨日参会的北京市体育局产业发展处副调研员祝伟民介绍,北京地区这个冬天营业的滑雪场所达到22家,北京的滑雪场不会盲目追求数量激增,而是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其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市体育局对雪场安全高度重视,设立了专职执法人员,每年投入10万元财政资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雪场安全条件进行专业评估和检查。每年雪季前,市体育局都会组织、部署各雪场开展设备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工作。雪季期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也经常带队赴各大雪场巡查。此外,市体育局还与相关部门设立联合检查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北京市重视滑雪场所安全工作由来已久,2012年便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北京市地方标准《体育场所安全管理规范(滑雪场所)》。去年11月,北京市又出台了新版规范,于去年12月起全面执行。新版规范增加了关于魔毯铺设、巡逻员任务要求、头盔佩戴规定、滑雪板固定器调节表标准、安全防护网立杆材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北京市滑雪协会也出台了《北京市大众滑雪等级标准》、《北京市滑雪场等级标准》、《北京市滑雪指导员等级标准》和《北京市滑雪指导员行为规范》。其中,大众滑雪等级标准于上周正式公布实施,雪友可到指定雪场接受技能水平测试。该举措不仅能够帮助滑雪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雪道,也有助于雪场工作人员凭消费者的等级辨别其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