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揣骨疃:感受当地文化
王新花给游客调制凉粉。陈亮 摄 冯五毛凉粉店内黄橙橙的凉粉。陈亮 摄 屈有贵家的圪渣饼非常畅销。陈亮 摄 “凉粉……卖凉粉喽……”小时候,一听见卖凉粉的吆喝声,就忍不住从家里端着碗跑出来。 幽深的小巷中,传出独轮车嘎吱嘎吱的声响,车上架着的四个铁桶,里面装着粉坨,白的,如凝脂,晶莹剔透;黄的,如蛋羹,细嫩绵长。人们围在卖凉粉的师傅身边,看着他麻利地用礤床儿一擦,粉坨就变成光溜溜、颤悠悠的条状,滑落碗中。浇上酸香的调味醋,滴上喷香的辣椒油,点缀些葱花、香菜,一碗韵味独特的凉粉呈现在面前。人们舌尖上的味蕾顿时跳动起来,站在手推车旁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这人间美味。一碗不过瘾,有的人豪爽地喊道:“再来一碗!” 如今,吆喝着卖凉粉的人少了,多家凉粉店以及其他数十家特色小吃店出现在张家口阳原县揣骨疃村的大街上,自发形成了一条小吃街,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尝鲜。 舌尖上的揣骨疃 揣骨疃村是阳原县揣骨疃镇镇政府所在地,岁月的洗礼给这座小镇留下了许多珍贵文化,这里的特色小吃让游客味蕾大开。 下午一点多,揣骨疃人刚刚吃完午饭,街面上的凉粉店就开始迎来第一波吃凉粉的客人。老季凉粉狗肉店老板娘王新花正忙活着,刚给一桌顾客端上两碗黄色凉粉和豆腐干,另外一桌顾客就又点了三碗白色凉粉。一位食客说,他是大同人,隔几天就来吃一碗凉粉。“我是真正的揣骨疃凉粉‘粉丝’,就好这一口。”他的话一出,立刻引得与其同来的朋友们开怀大笑。 “以前吃凉粉的以本地人为主,一天卖200多碗凉粉,自从村容村貌改善后,村里办了民俗文化节,凉粉的销量也跟着增加了许多,每逢周末能卖出近七八百碗凉粉,遇到大的节庆,凉粉销量都能上到两三千碗。因为店面小,座位有限,早来的食客有座位,来晚的食客只能在店里站着吃,有时人实在多了,一些食客就端着碗在大街上吃。”王新花说。 在村口冯五毛凉粉店,靠墙立着一个木质的方格架子,架子上一层一层码放着凉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女儿品尝着凉粉,父亲端着照相机,在妻子把凉粉送到女儿嘴边的那一刻按下了快门,把这温馨的一幕定格下来。来不及回看一下照片中的他,脱口喊到:“老板,再给我来一黄一白两碗凉粉!”。冯五毛凉粉店目前是村里销售量最大的店面,每天销售近七八百碗凉粉,村里搞节庆文化活动期间,他一天最多卖到4000碗凉粉。有位内蒙古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揣骨疃吃一碗凉粉,走时用自带的水桶等工具带几百碗凉粉回去送给亲戚朋友。 文化小镇小吃多 揣骨疃村还有一种小吃叫圪渣饼。制作艺人屈有贵在自家的糕点铺中把一袋袋圪渣饼小心地装进礼品盒,他要趁着中午的时间,多准备一些圪渣饼,好应付下午的繁忙。平日里,屈有贵一天要卖出几百包圪渣饼,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销售上千包,大部分被游客买走。特殊的工艺传承,成就了远近闻名圪渣饼。 “圪渣饼的具体起源时间已经没人知道,但早在清朝咸丰年间,揣骨疃村人李增光出任滨州知府时,曾以圪渣饼进贡朝廷,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赞赏,遂成为宫廷御膳。此后,貌不惊人的圪渣饼名声大噪,成为揣骨疃美食的代言词。如今,圪渣饼里蕴含的揣骨疃文化积淀,还有那历代从揣骨疃走出去的名人故事,这些才是食客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屈有贵介绍,很多外地游客不仅仅是来吃圪渣饼,他们更喜欢看圪渣饼制作的过程,听圪渣饼成为慈禧太后宫廷御食的故事。 屈有贵做圪渣饼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揣骨疃的圪渣饼名气大,在所有点心里是最好卖的,不用摆上货柜就卖完了。”屈有贵说,从前圪渣饼是本地人馈赠亲友的佳品,把一摞圪渣饼码放整齐,用点心纸包裹着。如今,酥脆香甜、包装精美的圪渣饼成了外地游客争相购买的特色小吃。 游客品的是文化 在揣骨疃小镇上还有豆腐干,油皮、驴肉、狗肉、炸鸽子、手工麻糖、豆腐筋、旋粉等十多种特色小吃。大街上,圪渣饼铺、凉粉店、驴肉店等特色小吃店一家家并排而立,还有许多推着小车在街头叫卖的摊贩。 “触动我们味蕾的不一定是奢华大餐,也可能是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在我看来,揣骨疃的凉粉就是最好的小吃,我和朋友们每隔几周就会来品尝一次。”王先生在阳原县城经营着一家商铺,两年前到揣骨疃看掇树花表演时,他就成了揣骨疃小吃的忠实粉丝,对这里的小吃一直念念不忘。“吃凉粉时一定要加一份嚼劲十足的五香豆腐干。吃一口凉粉,品一口豆腐干,味道真的让人难忘。” “卖凉粉的地方很多,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来揣骨疃吃凉粉?这就是文化的吸引。文化不能吃,但文化能吸引很多人来吃小吃,文化给村里的小吃带来了发展的新天地。”揣骨疃村党总支书记杨海滨介绍,很多游客了解揣骨疃的文化后,自然而然地去品尝揣骨疃的小吃,离开的时候也会带走一些,逐渐成就了揣骨疃小吃的美名。 “文化是咱的老底子,凉粉、豆腐干名声在外,圪渣饼更是飘香四海。对小吃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一定会有更多人到我们揣骨疃来品尝小吃。”杨海滨说,文化不但是书本上阅读和人们口口相传,而且要让文化融入到生活中,让游客切切实实感受到揣骨疃深厚的文化。 创业致富新路子 “阳原县有很多优秀的旅游资源,游客白天可以探泥河湾文化、泡养生温泉、购裘皮产品,晚上到揣骨疃赏民俗表演,品揣骨疃小吃,住地道农家院。”杨海滨说,近两年,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带动村民创业致富,揣骨疃村举办了首届民俗文化节、阳原国际毛皮文化节民俗演出、“过年7天乐”民俗旅游活动,成功恢复了掇树花、独龙杠等民俗表演,在村里的墙壁上绘制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墙画,在村口制作了揣骨疃历史名人浮雕,这座文化小镇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文化富民思路已经让部分村民尝到了甜头,如今到揣骨疃品小吃的游客比几年前增长了四五倍,直接带动了揣骨疃经济发展。 “每逢揣骨疃村搞节庆活动,来看民俗、品小吃的游人络绎不绝,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村举办的‘过年7天乐’活动,一周时间内共接待了20多万的游客,村里的小吃店都忙不过来。”杨海滨高兴地说,每逢节假日,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以及周边县区的游客,就开车到揣骨疃村吃小吃,街道两边常常停满了车。就是在淡季,每天都会有200多名游客来吃小吃,到了旺季游客就更多了。村里一天最多卖出过上万碗凉粉。光凉粉一项,就带动揣骨疃村200多农民创业就业。 杨海滨介绍,揣骨疃村正在打造全新小吃一条街,满足游客对小吃的不同需求,形成抱团发展的态势,增加揣骨疃小吃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发展文化小吃,让小吃成为村民的大生意,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
关键词:张家口,旅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