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娲皇宫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 2017-05-19 09: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优惠政策

  娲皇宫景区:5月19日当天门票实行半价。

  景区介绍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女娲诞辰,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1990年娲皇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15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娲皇宫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主要景点

  女娲博物馆

  河北省涉县将在中皇山下规划建设"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全方位展示,使博物馆与娲皇宫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娲皇宫

  当地用9个数字形象地概括了娲皇宫特点:1座吊楼,2种宗教,3个石窟,4组古建,5种刻经,6部经文,7尊塑像,8大功绩,9根铁索。其中所指的宗教,指的是佛教与道教,9根铁索是说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用9根铁索与山体相连。庙是明代建筑,清代咸丰年间重修。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绕山登上十八盘,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共有四组建筑群组成。建在山崖峭壁上一组,主建筑是三层楼阁——娲皇阁。山下有三组建筑,是朝元宫,停骖,广生宫。娲皇宫,是上的古建筑群。有娲皇搁、梳妆台、迎爽楼、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皮疡庙、功德祠、水池房等建筑群组成。还有磨崖刻经等古迹。娲皇阁坐北朝南,背靠断壁,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高达23米,是四层楼式结构,有琉璃瓦顶,依山势而建,结构非常奇妙。二至四层的三面有走廊。背靠山崖处有8根铁索,将楼阁缚在绝壁峭崖之上。阁外的山崖上,还有过去的摩崖石刻《法华经》、《神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盂兰盆经》、《十地经》等十部佛教经典。娲皇宫山门,坐东朝西,有三孔砖砌拱门组成。两边儿对联写着:凤山名隆仙岛;神仙势压十洲。横批是:蓬壶仙境。进了门是木牌坊,上额书写“娲皇古迹”。牌坊西是皮疡庙,塑着皮疡王和鲁班的神像。牌坊东树一通古牌,上写《古中皇山》。走过牌坊,东面峭壁上有北齐时的磨崖刻经。再往前走是石券门,顶上建鼓楼。券额上刻着“中州胜景”四个大字。

  摩崖刻经

  山顶娲皇阁外山崖上有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6部,多达13万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在我国佛教文化中享有盛名。

  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18平方米,字数也多达4.1万有余。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补天谷

  补天谷观光区位于娲皇宫景区内,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与娲皇宫所在的中皇山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谷内突出女娲补天的文化精髓,设有补天台、补天峰、酌觞池、龙吟涧等景观节点,让游客充分领略女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娲皇宫刻于崖壁上的北齐刻经为依托,将涉县最为珍贵的石刻文物收集展示,建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北齐石刻陈列馆。在打造手法上,将太行山独有的梯田文化、石板文化、中药材文化充分体现在景观节点建设中,涉县符号更加凸显。

  在景区建设上,补天谷借势中皇山谷繁茂的次生林带,先后建成5000米的特色景观游步道,多处观景、赏林、俯瞰的景观平台,并配套建设了消防管线、电子监控、高低压线路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wifi网络覆盖、电子语音导游等智慧旅游工程,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数字化景区的独特魅力。它的建成将延长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时间达三小时以上,是娲皇宫景区的体量明显扩大,也是核心区的重要补充。

  石刻博物馆

  石刻博物馆位于娲皇宫景区,占地350平方米。展室根据年代顺序进行布展,共分成三个展厅,一展厅为北齐石刻展,二展厅为隋、唐、宋、金、元石刻展,三展厅为明、清、民国石刻展。针对不能搬运的文物,如千佛洞、佛爷脑石窟、艾叶峧石窟、千佛塔等文物点,采取制作图片、拓片的形式来进行展示。

“这些石刻集中体了从北齐至明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雕刻风格、技艺,包含了石刻文物的各个门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涉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内陈列有110余件石刻展品,每件展品都根据石刻本身特点量身打造,采用现代化手段布展,既强化视觉艺术效果,又突出文化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石刻多以表现佛教活动为主,主要分为单体造像、造像塔和造像碑三种类型,集中展示了从北齐、隋、唐、宋、金、明、清、民国等9个朝代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 这些精美的石刻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当人们看到那些面带微笑的佛像、衣着雍容华贵的菩萨时,无不被其深深折服。展厅内的佛和菩萨体态丰满、造型准确,形体线条流畅,面相宁静安祥;佛像衣纹简疏、轻薄贴体;菩萨衣饰华美、繁缛精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弥足珍贵。这些石刻虽以历经千年,但仍然散发着动人的光泽和炫目的色彩,为世人开启了来自遥远历史的神秘之门。

  女娲祭典

  另外,涉县将努力进一步提升涉县女娲文化节和女娲公祭大典的规格,把女娲文化节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盛会,从而使女娲文化在当今经济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走向世界。

  交通信息

  青银高速—涉县—213省道—往左权县方向—索堡镇—按路标行驶

  自驾

  石家庄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中山东路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体育大厦约50米后,稍向右转进入体育南大街

  2)沿体育南大街行驶600米,朝槐北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体育南大街

  3)沿体育南大街行驶2.8公里,直行进入裕翔街

  4)沿裕翔街行驶2.5公里,左转进入G308

  5)沿G308行驶5.4公里,朝京珠高速/G308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308

  6)沿G308行驶1.7公里,左转

  7)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

  8)行驶300米,直行

  9)行驶270米,朝邯郸/郑州方向,稍向左转

  邯郸市内驾车方案

  1)行驶5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309

  2)沿G309行驶4.9公里,右转进入振兴路

  3)沿振兴路行驶4.0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S213

  4)沿S213行驶7.1公里,直行

  5)行驶1.4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终点:娲皇宫景区

关键词:娲皇宫,河北,旅游

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