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国内

国家旅游局局长:“全域旅游”破城乡二元化格局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2017-03-13 09:22: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3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走上了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就舆论热度极高的“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贫”话题进行了解读。

  李金早表示,发展“全域旅游”,保障旅游供给,最重要的在于体制机制改革,“全域旅游”突破景区内外有形的围墙,突破部门之间无形的围墙,更突破城乡二元化格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主战场,同时也是旅游扶贫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在全国扶贫任务中,我国旅游行业将承担17%的任务。

  按照《“十三五”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要带动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

  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下降

  在中国旅游业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目前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出行国家,预计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在此情况下,“景点旅游”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相关机构的研究数据也表明,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下降,非景点景区旅游人数逐年上升。“全域旅游”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

  “现在的旅游模式已经从景点旅游转到全域旅游,非景点旅游的游客量占到近80%,这就要求旅游从供给侧方面做出努力,满足需求,全域旅游由此成为大势所趋。”李金早说,“发展全域旅游,保障旅游供给,最重要的在于体制机制改革。”

  而通过构建“全域旅游”,有助于突破景区内外有形的“围墙”、突破部门之间无形的围墙、更突破城乡二元化格局。

  为更好构建“全域旅游”+“扶贫”,国家旅游局通过与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深化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推进旅游金融服务创新,内容包括建设景区带村旅游扶贫项目、与乡村旅游扶贫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旅游投资项目库、旅游投融资平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等。

  旅游扶贫尚有三大问题待解

  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旅游扶贫”热潮下,业内人士对如何确保旅游带来的收益落实到贫困群体头上始终保持着关注。

  “当前旅游扶贫的主导目标是为贫困群体创造可持续的发展机会,同时要确保实现这部分人群的受益,”上海申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耿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但在此前多地的实践中,却出现了目标变更的结果,也就是说,许多地区将发展旅游业做成了首要目标,大兴土木伪古建收门票又做成了一个景点经济,这样极容易将贫困人口排除在经济增长的受益群体之外。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

  针对旅游扶贫的短板,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戴秀英提出,当前尚存在缺乏统筹协调、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贫困群众参与度还不够高等问题,制约了旅游产品创新以及市场主体培育,影响了旅游扶贫的总体效果。 

  他们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并对合理安排旅游扶贫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提出细化措施。同时,设立旅游扶贫产业基金,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在贫困地区投资建设和运营旅游项目,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扶贫的活力和动力。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李金早表示,今年将通过旅游实现带动扶贫200万人以上。目前,各地已经探索出了多种旅游+扶贫的模式,如“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通过景区、能人、合作社、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投资、运营,带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享旅游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发展“全域旅游”,保障旅游供给,最重要的在于体制机制改革,“全域旅游”突破景区内外有形的围墙,突破部门之间无形的围墙,更突破城乡二元化格局。

关键词:全域旅游,城乡旅游,扶贫

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