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游河北 >> 关注河北

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 建设旅游强省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6-12-30 09:55: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意见全文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建设旅游强省,推进全域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构建“山海牵手、城乡交融、全域覆盖、区域协同”旅游发展大格局;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景区为载体,以新业态项目为核心,以战略投资者为支撑,扩大“京畿福地·乐享河北”品牌影响,推动旅游由事业向产业、由单一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万亿级产业,跻身全国旅游业发展第一方阵,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全省20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旅游投资和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旅游项目投资累计完成5000亿元。旅游业从业人数实现倍增,带动30万贫困人口脱贫。全省5A级景区达到10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超过20个,建成京津冀休闲度假区、养生养老区、生态体验区。着力增强旅游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使旅游业成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产业,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强力引擎,消除贫困、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实施“一二十百千”工程。以全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按照“一圈两带多点”空间结构,突出打造一个环首都休闲度假旅游圈,沿燕山—太行山、沿渤海2个休闲度假旅游带,10个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00个精品旅游景区,1000个旅游重点项目。

  做强环首都休闲度假旅游圈。重点建设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坝上草原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

  做大燕山—太行山休闲度假旅游带。重点建设长城文化旅游区、秦皇岛山海花田度假区、京北生态度假旅游区、古北岳旅游扶贫试验区、石家庄西部山区休闲度假区、西柏坡红色旅游区、邢台大峡谷旅游体验区、邯郸朝阳沟山地旅游区,成为国家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区、京津冀生态旅游试验区。

  做优沿渤海休闲度假旅游带。重点建设山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北戴河国际旅游度假区、黄金海岸四季旅游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和渤海湿地休闲新区,成为国家海洋海岛旅游示范区、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

  建设一批全域旅游片区。组织开展全省旅游资源资产普查和清理行动,加快编制实施全域旅游规划、重点旅游片区规划和新业态项目规划。以市县政府为主体,重点将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市和平山县、张北县、蔚县、迁西县、涞源县、涞水县、易县、阜平县、安新县、涉县等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一批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形成市县乡三级全域旅游体系。

  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以精品化、品牌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景区改造提升,促进景区规模化、片区化发展,着力培育100家质量过硬、满足境内外游客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区,重点打造10个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好、综合发展能力强的标杆性龙头景区。

  (二)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融合突破、转型跨越为原则,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自驾游、康养游、乡村游、文创游、购物游、运动游、海洋游、工业游、研学游、低空游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

  推进“旅游+农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强化市场运作、吸引企业参与投资,每年重点改造一批村庄、脱贫一批村庄,着力提升村庄旅游服务功能和接待能力。重点发展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乡村休闲度假基地和特色旅游小镇,加快建成一批旅游专业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业庄园、农业体验、养老养生等项目,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风景、一院一故事”的庭院旅游经济体。

  推进“旅游+工业”。支持开发科普、博览、购物、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重点将唐山建成中国工业旅游名城。支持中国长城葡萄酒、君乐宝、衡水老白干、华北石油、邯郸钢铁等企业开发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塑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鼓励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

  推进“旅游+文化”。将我省丰富厚重的文化元素贯穿于旅游产业建设发展全过程,渗透到吃住行游乐购娱各环节,融入到旅游管理服务的各方面,重点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发展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内涵,重点将正定古城、广府古城、暖泉古镇等建成文化旅游精品;编制实施红色旅游三期规划,提升西柏坡等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发水平;实施旅游文化演艺推进计划,打造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张北草原音乐节等10大节庆活动品牌,鼓励4A级以上景区策划推出常态化的旅游文娱演艺精品。

  推进“旅游+生态”。着力开发建设山地、森林、草原、沙滩、湖泊等多类型特色旅游基地和生态型度假基地,形成涵盖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等在内的综合产业体系。积极申报和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评定一批生态景区、绿色饭店,推进森林公园开放,打造生态旅游区,促进旅游与生态良性互动。

  推进“旅游+体育”。充分发挥张承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体验型和观摩型冰雪旅游,打造集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世界知名体育旅游品牌;支持培育一批滑雪、乒乓球训练、足球、赛车、游艇等休闲运动基地,争取国家级或国际性品牌赛事落户我省。

  推进“旅游+航空”。大力开发以通用航空、低空飞行为主的航空旅游产品,建设发展张北、三河、围场等30个通用机场。发展航空小镇、航空展馆、航空驾校、航空俱乐部等业态,开展飞行学习培训、航空工业观光、航空知识科普、航空节庆等活动,培育航空旅游综合体。

  推进“旅游+养生养老”。重点围绕京津居民养生养老需求,谋划建设和提升一批运动康体旅游区、温泉养生旅游区、避暑疗养旅游区、森林养生旅游区,支持北戴河国际健康城、以岭健康城、安国中医药养生园以及内丘、滦平等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打造京津居民康养休闲首选地。

  推进“旅游+研学”。将研学旅行纳入全省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唐山、秦皇岛、邯郸等市和雾灵山、清西陵、嶂石岩、广府古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柳江盆地地质遗址等景区创建国家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推进“旅游+购物”。着力开发一批高附加值、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塑造“河北游礼”旅游商品品牌,推荐长城葡萄酒、景泰蓝赏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进入国礼“后备库”。高标准规划建设时尚购物街区,打造白沟小商品、辛集皮革、清河羊绒制品、香河家具等特色购物旅游基地。支持在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等市设立旅游购物免税店。

  (三)着力提升河北旅游形象传播力。打响“京畿福地·乐享河北”主题形象品牌,形成以全省旅游品牌为龙头、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为支撑、企业旅游品牌为基础的旅游品牌体系。

  实施统筹营销。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外宣工作计划,构建宣传、文化、旅游、住房城乡建设、外事、商务、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联合宣传推广机制;整合京津冀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一批跨省旅游线路,开展区域旅游营销活动;做强承秦唐、北太行、河北运河联盟,依托京港澳高铁、长城旅游联盟,促进省际间旅游市场快速增长。

  实施品牌营销。打响锦绣长城、壮美太行、历史文化、浪漫海滨、坝上草原、冬奥冰雪、红色经典、美丽乡村、户外运动等品牌旅游线路。积极申报,努力将我省重点品牌旅游产品纳入“中国十大国际旅游精品线路”。

  实施精准营销。支持省内旅游企业在重点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在澳新、欧洲、北美等地区新建一批旅游推广中心;开展河北国民旅游休闲优惠季活动,扩大京津冀自驾车旅游护照、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发行范围及数量,推动实行旅游同城化优惠措施;设立“精品线路设计推广奖”和“旅游营销创新奖”,对旅游企业策划推出的河北旅游热门线路和特色新产品给予奖励支持。

  实施智慧营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APP、影视植入等新媒体、新技术,发挥其“短、平、快”传播优势和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优点,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宣传推介格局。

  拓宽入境旅游通道。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开展外国人入境口岸签证业务,争取京津冀地区“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尽快在我省实施,为境外游客入境提供便利。

  (四)做大做强做优一批旅游企业。着力解决旅游企业“小、弱、散、差”问题,重点实施“四个一批”工程。

  培育组建一批综合性旅游集团。加快推动河北旅游投资集团、河北康辉旅游集团等实现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做强10家综合性大型旅游企业,培育5家以上省内旅游上市企业,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引导做大一批骨干旅游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海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落户我省,推动实现与省内旅游企业联营重组,做优100家区域性骨干旅游企业。大力引进国际品牌酒店和国际知名度假酒店,推动我省旅游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转型发展一批以旅游为新经营领域的旅游企业集团。以省内航空、交通、能源、文化、地产、食品等大型企业转型为契机,推进实现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协作和一体化发展,打造15家成功转型旅游企业新星。

  扶持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旅游企业。推动实现网络化、连锁化经营,做精1000家特色化旅游企业品牌。制定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专项政策措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入格局。

  (五)精准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打响乡村旅游扶贫攻坚战,落实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探索乐享生态型、景区带动型、特色小镇型、文化创意型、农业体验型、科普观光型、民俗文化型、民族风情型、历史名村型、红色旅游型等10种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以燕山—太行山地区为重点,通过发展旅游业,扶持500个贫困村、3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致富。

  实施景区带动扶贫工程。以全省4A级以上景区、现代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开展景村共建扶贫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景区(旅游片区)“管委会+村镇+公司”改革试点工作,形成景村共建、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通过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社区、休闲农场、休闲牧场、冰雪小镇、乡村营地、文化创意农园等,提升景区对周边贫困村的带动力。

  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围绕国家“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广计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培育10个省级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100家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或度假区,每年抓好100个省级旅游精品示范村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计划,鼓励面向自驾车游客包装开发原生态农副土特产品,培育品牌化、系列化农村旅游商品。支持和组织引导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建设一批旅游创客基地,打造5个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工程。扶持贫困村发展家庭手工业、家庭服务业,支持旅游扶贫企业及农业市场主体创建和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加快培养、包装、推出一批本土旅游商品品牌。与省内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加快推广原村土布、迁西板栗、阜平大枣、富硒小米、藁城宫面、坝上口蘑、海产品等省内知名旅游商品品牌。深化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旅游扶贫村建设旅游扶贫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百县千村+特色馆”等旅游电子商务扶贫项目,建设100个旅游扶贫电子商务村,打造200个旅游商品品牌。

  实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景区连接线、县乡旅游道路、旅游风景道与绿道的建设、衔接与升级,加快乡村旅游点内部道路系统及道路景观化建设,配套建设道路沿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加快乡村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文化广场和旅游标识标牌等“七小工程”建设,优化乡村旅游服务环境。将旅游扶贫示范村的旅游道路、停车场、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打包,纳入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投资规划。

  实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乡村旅游师资和培训基地建设,研究设立河北省乡村旅游培训学校,分层次对各级乡村旅游管理者、旅游从业者、农家乐及特色民宿经营者等开展多类型、多渠道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发展旅游业综合能力。

  (六)健全完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打造“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制定旅游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到2020年,全省4A级以上景区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建成5条有特色和影响力的风景道,把太行山高速建成“太行山风景大道”。有针对性地实施高速公路出入口拓宽工程。加强京冀快速铁路网络建设。支持建设秦皇岛国际邮轮码头,推进京津冀运河联合开发。完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功能,打造成为京津冀旅游目的地新门户。加快秦皇岛、唐山、张家口、邯郸、承德、邢台机场建设发展,完善省内支线航空网络,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业务。

  构建“便捷乐享”旅游服务网。实施旅游服务设施“倍增计划”和“品质工程”,3年内全省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标识标牌、房车营地、风景道、绿道等设施的规模数量实现翻番,设施功能和品质达到国内行业中高水平标准。支持各地利用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及旅游村镇、风景绿道等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设置全省统一、特色鲜明、符合国际标准的标识系统,充实要素、完善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地图、旅游咨询、售票导服、特色餐饮、商品购物、投诉受理等综合服务。出台促进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建设100家以上高标准自驾车房车营地。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各市县制定旅游厕所建设改造计划,把厕所革命从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从景区扩展到旅游通道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争创一批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先进单位。

  发展“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加快建设河北旅游云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省、市和重点旅游县三级旅游大数据体系,借助移动终端和新媒体满足游客需求,为游客提供全程个性化、便利化的智慧旅游服务。推进旅游与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数据共享,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向社会开放。加强旅游应急平台建设,对主要景区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实时反馈、及时反应和科学指挥。支持省内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功能区,支持在承德市设立国家旅游数据(灾备)中心。到2020年,各设区市都要建成智慧旅游城市,支持建设一批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旅游景区和智慧旅游企业。

  (七)建设文明规范的旅游市场。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投诉体系、旅游安全和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创新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各市和旅游重点县(市、区)要制定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责任清单,把旅游市场环境治理纳入城镇综合治理范畴,建立健全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体系,形成管理联动机制,提高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效能。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综合评价指数制度和旅游行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构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市场主导、执业灵活、服务规范、社会监督的导游管理新体制。

  扎实开展旅游环境整治行动。制定实施《全省旅游环境“三项整治”指导意见》,以市县党委、政府为主体,大力开展城镇环境整治、乡村环境整治和道路沿线旅游环境整治行动。在开展旅游环境整治行动基础上,严格评定标准,实行奖补政策,在全省开展旅游特色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活动。

  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工程。全面执行国家及行业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旅游地方标准体系,鼓励旅游企业制定个性化管理服务标准。全面清理涉及旅游的审批事项,消除投资壁垒,推行旅游投资“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严格实行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导游员动态管理制度,通过行业标准引领规范,推进精细化管理,鼓励旅游企业争创省级服务质量奖。

  实施旅游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假日旅游和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旅游安全风险提示、高风险旅游保障和流量管理制度,构建省、市、县和企业联动旅游救援体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实施文明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建立导游和领队全程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责任制,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开展“文明旅游随手拍”活动,引导游客增强文明旅游意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适应旅游产业综合性特征的管理体制机制,各市县要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点强化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统筹促进、资源整合、发展协调和服务监管等职能。建立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平台机制,省、市和重点旅游县(市、区)要结合重点片区打造,每年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健全竞争激励、投入保障和督导推进等工作制度,每届大会出台支持承办地加快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推动重点片区旅游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改革旅游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在省、市和重点旅游县(市、区)建立完善旅游统计核算工作体系和数据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年度旅游业增加值等测算研究。

  (二)加大各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转变财政投入和支持方式,发挥现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我省旅游业发展。以国家实施旅游投资三年滚动计划为契机,推荐一批河北旅游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旅游投资项目库,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现有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着力扩大基金规模,加快基金运作,充分发挥基金效益。在对全省旅游资产进行普查评估基础上,探索试行旅游资产证券化,以资产折股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运营,筹措旅游开发建设资金。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发起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形成旅游产业多元投资和经营格局。各市和重点旅游县(市、区)抓紧组建成立旅游投融资平台公司,支持各地创新设立“旅游银行”。

  (三)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保障政策。强化重点项目保障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发展委每年筛选不少于10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库进行扶持;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旅游项目。实行差别化旅游用地政策。制定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加强旅游业项目用地保障,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旅游项目,优先列入省管重点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非耕农用地,在不改变土地农用性质的前提下采取作价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健全外来旅游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管理服务“绿色通道”,更多引进跨国旅游集团和境内外知名品牌公司进入河北。鼓励和引导省内有条件、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旅游企业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四)全面实施“人才强旅”战略。建立健全与旅游强省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重点统筹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旅游研究规划、旅游专业技术、导游服务和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河北旅游智库。实施旅游培训计划,开展旅游行业全员学习培训,开设“旅游大讲堂”,对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专业辅导和系统培训。实施“千名旅游英才计划”,面向重点院校(研究机构)遴选资助旅游相关领域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支持开展课题研究、产业创新、行业实践服务或教学开发等项目;支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企业高管、旅游规划、旅游金融、区域营销等紧缺高级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做大做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整合大专院校教育资源,支持办好新业态开发、景区与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旅游特色专业。实施先进典型带动计划,开展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导游员技能大赛,评定选拔一批“星级导游员”,支持高等级星级酒店加入国际金钥匙组织,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争创一批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放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各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关键词:河北,旅游强省,旅游产业化

责任编辑:郑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