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瑰宝——阜城剪纸

长城网 作者: 2016-08-10 17:24: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瑰宝——阜城剪纸

  阜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京杭大运河西岸,东临齐鲁,北靠幽燕,地理位置自战国时期就十分重要,被称为“齐鲁燕赵之会,南北要枢”。自西汉高祖年间,为求物阜民丰,取《尚书》“阜成兆民”之意,故成阜成县,后改“成”为“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2010年,阜城县被列入“河北省千年古县”。

  千年古县,传统艺术如数家珍,而尤以剪纸著名。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瑰宝中的一朵奇葩,阜城剪纸来源于当地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有的魅力绽放出绚烂多姿的文化风采。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瑰宝——阜城剪纸

  相传,阜城剪纸始自金元时期,有一位姓陈的纸糊匠沿大运河营生,他心灵手巧,擅长扎纸活、糊顶棚。每当扎完灯笼或糊完顶棚后,他都要用红纸剪成花鸟鱼虫的形象贴在四周,借以来烘托喜庆气氛,深受大家欢迎。后来,人们学着他的样子,自己剪花贴在顶棚上、墙壁上、窗户上,阜城剪纸逐渐形成。

  到了近代,阜城剪纸加工技术在陈集村王万田老先生手中进一步发扬。上世纪五十年代,王老先生从师于天津西关万盛栈1号花样铺学艺,1962年回家乡支援农业生产之余,通过对其他派系剪纸的潜心研究,取其精华,弃其不足,并对剪纸所用工具进行改进,弃剪操刀,改为制版雕刻,形成了风格独特、别具魅力的阜城剪纸。目前,除以点染为主的蔚县剪纸外,其他派系的剪纸,都在阜城人手中剪出。

  底蕴深厚的阜城人醉心于阜城剪纸的发展与传承,凭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兼收并蓄古今各地剪纸艺术之长,以独到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阴阳相间,线条流畅。阳刻剪纸的特点是线条流畅清晰,玲珑细致;阴刻剪纸的特点是纯朴厚重,结实粗犷。阜城剪纸是阴阳结合型剪纸,将作品阴阳相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二是色彩单纯,形象鲜明。阜城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画面对比强烈,形象鲜明生动,传统气息浓烈。三是构图严谨,造型优美。阜城剪纸利用巧妙的构思,使用组合的手法,运用“层层垒高”或“隔物换景”等形式,可以将太阳、月亮、星星、云彩、飞鸟,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等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使物象形体突出、姿态夸张、质朴清新、纯真动人。四是技法讲究,刀工巧妙。

  阜城剪纸注重刀下功夫,易学难精,没有若干年的勤学苦练,无法将物象的神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唯有刀工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技法效果,才算是登堂入室!

  万紫千红,群芳吐艳。在阜城,家家户户都有剪纸的影子,无处不文化,无处不艺术。小窗花成了大气候。通过走技术领头人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子,阜城剪纸涌现出像刘建国、黄景然、王文起等上百名剪纸高手和专业人才,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等多个奖项。

  阜城剪纸做为衡水市九大文化产业之一,阜城的文化产业名片,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阜城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间剪纸加工和集散地,形成了以陈集为中心,包括小息村、大息村、普城寺村在内的四个剪纸专业村,辐射到周边两市四县十几个乡镇四十多个村,从业人员达万余人,年吞吐宣纸高达8000吨,年产值过亿元,剪纸作品远销北京、天津、东北三省和新加坡、韩国、香港等28个国家和地区。

  新建的阜城剪纸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人文历史、剪纸艺术品及剪纸生产过程和精湛技艺的场所,并可让游客欣赏参与剪纸操作,是集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科研、教学、参观、购物于一体的新景点。

来源: 长城网综合

关键词:剪纸,历史,巧妙,形象,阴阳,顶棚

责任编辑: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