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硬约束”助力文明旅游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旅游局依法制定、下发全国各地并于即日起正式施行。旅游主管部门6日公布的这一信息,使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显得颇不寻常。 按照这个暂行办法,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将同时在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开展。暂行办法法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依规制定。旅游法对文明旅游有明确要求,文明旅游就理所应当纳入法治轨道,把正面宣传“软引导”与法律措施“硬约束”有效融合起来,使“苦口婆心”说教与白纸黑字惩戒相得益彰,本身就是依法治旅、依法办事的表现。 让文明与法治携手并行,就得把握好暂行办法的惩戒力度,做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管理有据可依,又不侵犯公民个人权益,这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根据暂行办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报送单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信息保存期限、接收人签字等内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本人,以便旅客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游客认为记录错误的,可以提交异议申请;异议成立的,有关部门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信息的,则要严格依法追责。 文明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强“硬约束”这一手,并不意味着“软约束”无效或者要有所放松。特别是当前我国出境旅游散客化大趋势日益明显,旅游者的慎独、自律,对我国文明旅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丝毫不能有所放松。 |
关键词:文明,旅游 |
责任编辑:董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