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旅游频道>>新闻报道

深圳:书城广场卖艺今后需“持证上岗”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2015-04-13 08:5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书城广场卖艺今后需“持证上岗”

在深圳中心书城广场,每天下班后或遇节假日,都能看到一些民间自发的绘画、书法展览,以及各类吹拉弹唱的艺术表演。 鲁力 摄

在深圳中心书城广场,每天下班后或遇节假日,都能看到一些民间自发的绘画、书法展览,以及各类吹拉弹唱的艺术表演。来这里休闲娱乐的市民越来越多,形成了具有草根特点的城市人文景观。在过去,街头表演在给市民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市容、噪音扰民等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的困扰。

为规范中心书城广场的管理,莲花街道借鉴台湾经验,从4月1日起在深圳首推一项“划定区域、固定位置、抽签派号、核对入场”的监管模式。也就是说,今后街头艺人如果要在书城广场演出,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备,经培训后持证方能上岗。在演出环节,则要参与抽签排号,按指定顺序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活动。

“街头艺人表演常态化,不仅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创收渠道,为市民提供了艺术享受,同时也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由于此前政府对街头艺术缺乏规范指导,加上场地等资源紧缺,各艺术团队相互争抢地盘也就在所难免,进而造成市容破坏、噪音扰民等系列问题,街头艺人成了让市民“又爱又烦”的一群人。

参照台湾地区和上海的模式,莲花街道近期出台了《中心书城广场街头艺人管理办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实行报名登记、抽签派号制度。但在街头艺人演出的准入方面,目前几乎没有设置门槛。“颁发演出证,今后势在必行。但在福田区会有一个过渡期,我们不希望一开始就把门槛抬得很高,加重街头艺人的心理负担。”福田区演艺协会常务副会长周贞羽表示。

现状

街头艺术表演常态化成中心区文化风景线

4月12日,经历几天阴雨后,天空再度放晴。下午4点半左右,中心书城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了。秦朝乐队的“老板”秦歌,正和助手小严调试着音响设备。秦朝乐队是广场上规模最大、最固定的一只草根乐队,每逢周五、六、日晚上,他们都会如约来到广场上演出,过去3年里几乎从未间断。

广场上目前活跃着五六支乐队,秦歌甚至能说出每个乐手的名字。“这些年,有些乐队解散了,之后又有新的加入。对街头演出来说,这里可能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地方了。”秦歌说。以他所在的“秦朝乐队”为例,过去几年,他们已累积了2000多名粉丝,每到演出时,总会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慕名者前来捧场。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起,深圳音乐厅、中心书城周边广场便开始零星出现街头艺人,经过近几年的自我发展及有限引导,目前街头艺人在中心书城广场的活动已趋常态。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心书城西侧的书园、乐园两个主题广场,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东侧场地和少年宫周边等区域也有少量。

“中心书城广场早期只有乐队活动,后来又出现绘画的街头艺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门类众多,涵盖声乐、舞蹈、书画、手工艺等类别,长期固定出现的有近50多家。”莲花街道办工作人员田报介绍说,在街头艺人活动常态化后,来此休闲娱乐的市民和游客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具有草根特点的城市人文景观。

据其介绍,在工作日期间,广场上的街头艺人,一般下午4点以后就开始零散入场,8点左右达到当日峰值。而在周末或节假日,上午9点就陆续有街头艺人到位,下午6点左右差不多到齐。因为市民中心广场夜间实行灯光管制,所以通常晚上10点前后,街头艺人和休闲的市民都会相继散去。

“街头艺人表演常态化,不仅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创收渠道,为市民提供了艺术享受,同时也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福田区演艺协会常务副会长周贞羽说,“在艾菲尔铁塔、巴黎地铁的通道上,演唱的、弹吉他的、拉小提琴的、画画的、摆雕塑的司空见惯,成为塑造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

问题

街头演艺活动疏于管理

造成市容破坏噪音扰民

虽然街头演艺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据记者了解,此前政府对此态度一直不明,也缺乏规范指导意见。虽然默许其存在,但能够为之提供演出的场所,却只有中心书城广场等少数地方。资源紧缺加上缺乏规划,各艺术团队相互争抢地盘也就在所难免,进而造成市容破坏、噪音扰民等系列问题。

莲花街道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此前就曾多次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广场上噪音扰民的问题。“有些带营利性质的街头艺人在声乐表演时,为招徕生意使用大功率音响器材或扩音器,加之众多声乐表演聚集在同一广场空间,相互交织在一起杂乱刺耳,由此形成的噪音,对前来休闲的市民和周边居民确实有干扰。”

“声乐表演对音质、音量的要求很高,每个乐队当然都希望盖过同行的声音。”秦歌说,之前福田演艺协会也曾向街头艺人提出过自律与规范要求,“比如街头表演声音不得扰民,创作的内容必须符合文化建设的要求等。”但这往往只能约束那些常驻的、大型乐队,一些小型、流动型乐队,基本上监管不到。

除了噪音扰民,各团体相互抢夺地盘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据了解,现阶段,街头艺人高度集中于深圳书城与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中间的乐园、书园两块广场区域,主要因为该区域人流量大、地方宽敞。有的艺人认为现在的位置是自己多年打拼得来的,强烈的地盘意识和先来先占的做法可能诱发冲突和矛盾。

监管部门还反映,随着中心书城广场休闲市民日益增多,积攒的人气带来了诱人的商机,于是有些街头艺人的才艺展示,开始变味为商业营利行为。“正是在现实利益的驱动和刺激下,越来越多打着文化、艺术幌子的人员慢慢渗透进来,如编织花篮、艺术签名、陶画描绘等,甚至还混入了很多流浪乞讨人员。”

“市民有文化需求,政府也倡导文化的包容和开放,但是对于好坏的标准就很难评判,也不可能说让谁走让谁留”。福田区城管局执法监察大队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于市民中心街头艺人的管理还是以劝导为主,如果有市民投诉声音太大,执法队会到现场处理,对于明显的乱摆卖行为,将依法查处。

症结

街头艺人管理难度大

规章及法律长期缺位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街头艺人成了让市民“又爱又烦”的一群人。在业内人士看来,街头艺人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成为滋生管理难题的主因。据悉,目前我国尚无街头艺人规范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圳也未出台过相关政策,更谈不上立法。因此,中心书城广场街头艺人的管理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撑。

此外,管理的前提是要对街头艺术的门类进行界定。据莲花街道办工作人员田报介绍,他们很早就想过出台街头演出规范化制度,甚至也在谋求立法方面的突破。但由于艺术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艺术门类也没有严格的区分界线。“对街头艺术的准入标准进行分类和细化,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大难度。”

按照政府部门的设想,书城广场的艺人和团队最好是能够“去粗取精”,而这就面临一个准入门槛的问题。街头艺人比较杂,整体艺术水准良莠不齐,绝大多数是为了谋生。如果标准定位过高,相当部分不符合进入广场表演的条件;如果门槛设得过低,又将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影响中心书城广场的整体品位。

如何对街头艺人进行管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不少地方已先行开展探索。据了解,台湾地区的街头艺术也经历了一个和深圳类似的阶段,以前台湾的街头艺人,也是走到哪里就被赶到哪里。后来,经过与民间和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台湾社会对街头艺人的接纳度逐渐提高,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

台湾地区对于街头艺人的政策扶持,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幅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颁布合法牌照。考核通过之后,所有的街头艺人必须持证上岗,这也就杜绝了一些沿街乞讨卖艺、五音不全噪音扰民之类现象的出现。据统计,截至2012年,台北市一共颁发了1000多组街头艺人证照。

在内地城市中,上海在2013年用一年多时间寻访调查了100多位街头艺人,最终筛选出8位有资质的艺人作为第一批持证上岗者。演出行业协会为其进行了专业培训,与他们一起订立了“不定价、不转让摊位、不销售、不乞讨、不扰民”等14项持证上街的职业约定,使他们成为更具职业性和规范化的首批街头艺人。

求解

街道出台六项监管措施街头艺人即将抽签上岗

参照台湾地区和上海的模式,莲花街道近期出台的《中心书城广场街头艺人管理办法》,则采用了一种“划定区域、固定位置、抽签派号、核对入场”的监管模式。通过监管,以逐步达到“可控、有序、规范”的目的,从而引导和推动中心书城广场街头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为今后的立法提供参考依据。

监管涉及6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划定区域。现阶段,中心书城广场的演艺范围仅限中心书城西侧的乐园、书园两个主题广场。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和少年宫等周边其他区域原则上不为街头艺人的活动提供场地。

中心书城广场的乐园设置30个固定的视觉艺术、创意艺术表演位置,供绘画、书法、面塑等门类的街头艺人现场创作表演。同时还相对灵活地划分3个声乐表演位置。书园因靠近市民中心,目前暂只维持3个声乐表演位置。

街头艺人活动时间也有所规定。一般来说,工作日期间,非声乐类为17时—22时、声乐类为18时—22时,周末与法定节假日,白天时间有所延长。但高考、重大会议、重要赛事等特殊情况期间,应遵守管理部门临时规定。此外,书城广场举办大型政务、公益活动期间,此类活动应暂停。

规定中最大的亮点是实行报名登记、抽签派号制度。据莲花街道执法队相关人员介绍,今后凡进入中心书城广场活动的街头艺人,均应向莲花街道执法队和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报备,如实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艺术门类、联系电话、QQ号(含邮箱)等基本信息,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申请资料。

经过合法登记的艺人和团体,每月25日将集中参与次月的场地分配进行抽签派号,由工作人员根据位置编号制定出一个月的《场地使用轮流表》,所有艺人及团体均需按照此表执行。当日没有到场的,空缺的位置不予递补,当月连续5次或累计10次不到的,则取消下个月的派号资格。

同时,街道还将派驻专门的中心书城广场监管员队伍,每天专职负责街头艺人的预先登记、门类筛查、准入监管和演艺秩序维护等事项。重点是现场核实当日轮号顺序、引导街头艺人按规定位置活动,并检查活动门类是否符合要求,管理音响过大、展品过多、出售为主、搭篷设架、占用绿地、乱扔垃圾等行为。

展望

持证演出是大势所趋

首批可能发放30多张

记者注意到,和台湾地区、上海的管理模式相比,上述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到要为街头艺人颁发“演出证”。一名从事民间艺术的人士告诉记者,从文件内容来看,福田区在街头艺人演出的准入方面,目前几乎没有设置门槛。“如果照此制度执行,还是难以避免资质不良的团体进入,挤占现有的场地资源。”

据了解,台湾地区对街头艺人的管理规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颁布合法牌照。当地媒体曾报道,“台湾街头艺人证比考律师证还难”。特别是在台北,考试是不打分的,要么通过要么不通过,一般考试通过率在20%以下。目前,获得台湾街头艺人证照的成员,多半是专业才艺人士,或专业院校的老师,其树立的良好行业形象,已经被公众接受。

“颁发演出证,今后势在必行。但在福田区会有一个过渡期,我们不希望一开始就把门槛抬得很高,加重街头艺人的心理负担。”福田区演艺协会常务副会长周贞羽表示,他们本月已在着手制定关于街头艺人的培训、颁证的相关规定,预计会在未来3个月内,发出深圳的首张街头艺人演出证。

至于今后将发放多少演出证,周贞羽表示暂时还不便透露,但肯定比上海发放的8张证要多。“也有可能会根据场地数量,第一批先发放30多张,关键要看艺人参与报名和抽签的数量,以及整项工作的推进进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关于目前定下的划定区域、固定位置、抽签派号、核对入场制度,大多数的街头艺人并没有表示反对,暂时也还不担心“轮候不上”的问题。“现在划定了6个声乐场地,而目前在广场上也就是只有五六个乐队,前期就不需要抽签了,但是以后报名者增多之后就很难说了。”秦歌表示。

“这两天媒体报道后,有很多外地的团体也向我们提出申请,原则上我们不设地域门槛,但暂时不建议外来团体来这里表演,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团队。”周贞羽说,中心书城广场只是一个试点,今后在条件成熟同时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们也可能会向市、区政府建议,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街头艺术

需监管与扶持并重

■记者手记

记者了解到,为街头艺人颁发演出证,划定演出区域并固定位置,这一想法在福田区已酝酿多年。早在2012年,“深圳微博发布厅”就在微博上透露,当年8月底前,福田区将成立街头艺人协会,为具有一定水准的街头艺人颁发许可证,实施街头艺人表演准入制,使其合法生存。

对于实施街头艺人表演准入制这一办法,网友有赞有弹。有人认为,这一做法有利于规范化管理市民中心广场上杂乱无章的艺人卖艺现状。但也有部分网友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艺人准入制可能会抹杀广场上自由随意的文化氛围。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为理认为,引导街头文化是为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街头文化自身的特性即自发性。“深圳街头艺术的小文化空间才刚刚出现,需要的是相对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因此,街头文化的管理仍需逐步探索,不应太紧。”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更多体现了“宽进严出”的思路,符合当前福田街头文化发展的阶段属性。但随着街头演艺团队日益增多,现有的场地资源势必更加紧缺,单一的管理手段恐难化解矛盾。据悉,目前深圳市供街头艺人合法生存(允许演出、受捐赠、售卖制品)的场地,几乎只有中心书城广场。

对照台湾地区的情况来看,台湾《街头艺人从事艺文活动许可办法》规定,取得活动许可证的街头艺人,可以在相关法令规定的范围内,在市区公共空间从事艺文活动。对表演场地,相关部门有专门规划。譬如,台北市开放超过70个公共空间,宽度超过8米的人行道都可以供表演使用。

另外,不少街头艺人还表示,上述规定更多体现“管理”,而对于“扶持”并没有明确提及。从硬件方面看,广场上乐队的设备搬运、存放、遮雨设施、电力配置,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软件方面看,政府对街头演艺团队进行包装推广的力度也显得不够。“如果政府服务不到位,管理肯定也难以服众。”秦歌说。

据周贞宇透露,为了拓宽街头艺人的生存空间,福田演艺协会正在和一些景区进行沟通,未来希望更多的街头艺人进入莲花山公园、民俗村、东部华侨城等一些地方。而今年作为福田区打造“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的验收年,相信政府也会拿出更多资源,投入到街头艺术的发展中来。

策划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刘丽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邓翔 通讯员 温现青 杨志敏

关键词:持证上岗,广场,卖艺,深圳图书馆,深圳书城,管理,乐队,演出证,扶

责任编辑:trave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