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旅游频道>>新闻报道

让游客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2015-02-10 09:55:2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山东,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很多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凭借兴趣和热爱,在土地中实践自己的想法,描绘着自己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蓝图。他们相信来的不是客,城里的游客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久未谋面的远方亲戚。

  2012年,干建筑多年的霍玉朋回到泰安岱岳区夏张镇梨园村,承包了梨园村里的十亩梨园,开起了梨园人家饭店,做最正宗的农家饭菜。园子里挖一条小河,种上荷花,摆上泰山奇石,打造一幅山水环绕的田园景致。两年经营下来,梨园人家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000名游客,年收入达到100万。

  “只要来这里吃饭,就可以摘一些果实带回去,免费。”在梨园人家,人均消费30元就能吃上一顿最为丰盛的农家饭菜,园子里的梨树、樱桃树、核桃树、杏树都是免费提供给游客采摘。把品质做好,是霍玉朋的坚持,“我们的食材都是最新鲜的,土地也是自己承包的,没有昂贵的租金,所以能用最低的成本为游客提供最好的菜品。”

  对于梨园人家的宣传,霍玉朋的绝招是两个字“请客”。没打过广告,全靠请客得来的口碑宣传。“第一次来的朋友,我请他们吃我们做的菜,他们觉得味道好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宣传出去。有几个游客,每年都来好几次,吃饭、喝茶、赏景,就像到朋友家串门一样。

  在淄博中郝峪村,村里的有5套乡村别墅、60余家中档农家乐每年都在五一之前预订一空。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整洁的室内陈设,中郝峪村吸引大量游客每年来此消暑度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游客和村民在信任结下的深厚情谊,在这里,游客似乎找回了被城市遗忘的仁爱友善。

  “有的游客每年驱车一百公里为住家的老人庆生,有的游客每年给村里每一个农户家送上面粉,还有的游客自己掏钱资助村子发展,山上避暑纳凉的凉亭是一位老板出资建成的,村里的23名困难学生也由游客们资助了起来。果实成熟的季节,村民会给居住过的客人预留山货,打电话等他们有空来拿。”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胜建自豪地介绍道。

  在201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郭树清省长指出:“齐鲁文化始终强调仁者爱人、政者正也、强不执弱的人文精神。”乡村旅游中,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的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摘林果、体验农家活等活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丰富了市民的休闲游活动,更为“久在樊笼里”的城市游客提供了亲人般的生活方式。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王晨光教授指出,“乡村旅游给人的影响,绝不只是一种古迹,它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在乡村旅游中,古朴的建筑成为让人记住乡愁的物质基础,淳朴的民风和真诚的人际关系则成为将游客和村民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感情纽带。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社会不管怎么进步,亲情始终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不靠市场交易而可以维持的最纯洁关系,是当今农村社会体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旅游,乡村

责任编辑:董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