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冀忆·乡愁

矿区贾庄村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杨惠玲 张晓峰 2014-10-11 10:40:4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明代始建的朝阳寺。

  古驿道就从北阁下穿村而过。

  《贾庄古镇市廛图》局部。

  张晓峰/图

  800年古村聚商贾

  “井陉县之北有一村庄名曰贾庄村,位于太行山东麓低山丘陵地带,井陉盆地的唯一北出口处,古时乃晋冀两省之商客往来必经之地,实为通衢之所。明清时期,居于此地的商贾更是不可胜数,此地也一度繁荣兴盛。”这是《贾庄村村志》中的一段记述。

  位于井陉矿区西北部的贾庄村,现有1500多户、5000多口人,是矿区最大的行政村。

  “贾”,古指设店售货的坐商。据贾庄村志记载,贾庄之名的由来便与此有关。贾庄为南北古驿道的咽喉之地,向西经小作镇、桃林坪一线至山西盂县;向北经赵东岭至平山孟耳庄;向东过石门经库隆峰至井陉、获鹿、平山三县交汇处。于是,商贩多喜于此为市。年长日久,逐渐形成以买卖为主的两片村落,驿道东被称为东贾村,驿道之西则为西贾村,明万历年间两村合并为贾庄村。

  据记载,北宋末期便有了贾庄,且已是商贾重地,距今已有800多年。村中的老人们听父辈讲述,清朝咸丰年间贾庄村老街上的商业字号就有近30家,在周边村庄都是赫赫有名的店铺,比如“广益号”、“合成号”、“致中堂”等。到了清末民初,贾庄村的工商业字号达到60多家。其他像染坊、缸房(做酒、醋)、皮房(制作皮货)、小炉匠等小手工及作坊十多家,从事牙行(牲口市)、货郎担(经营杂货)、山货、粮食等的小摊贩近百家,经营者大多来自武安、平定、获鹿、平山等地。当时,一些个体商号、作坊、小贩联合起来选派代表推选出会首,成立了贾庄会馆,由会首主持会馆的聚会及大的集体行动,联合各行各业相互帮衬扶助,避免欺行霸市等行为。而且会馆的规章完善,逐渐形成了五日一集(逢农历一、六为集日),贾庄集市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在周边颇有影响。

  走在贯穿贾庄村南北的朝阳大街上,各类经营性商铺林立在街道两侧,虽然包围在现代化的气息之中,但几间店铺的雕花窗棂、宽大门面,犹存当时的遗风。村里的老人们说,那时临街设店,店门宽敞,白天摘板营业,晚上上门打烊,“营业期间各个店铺的顾客都是往来不断。”谈起当年贾庄的繁华景象,老人们依然津津乐道。

  “如果你们赶到过集的时候来,就能感受到农村集市的热闹场景了。”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苏香廷说,如今贾庄的商业依然繁荣,村里各种店面上百家,每当贾庄赶集之日,商业街上的集市会吸引周边各地的百姓,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现了古镇当年的繁华景象。

  唐槐古寺古风古韵

  在贾庄村有一通碑叫《易俗化淳碑》,碑高2.4米,宽1.2米,立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据碑文记载,贾庄村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村中有老人认为,贾庄村的历史应该在千年以上。他们推断的依据便是村中一株千年的唐槐。

  在贾庄村村南我们见到了这棵老槐树。在编号为13010700004的“河北省城镇古树名木标志牌”上明确地标明,此树为1000年树龄的特级保护古树。只见这棵古槐盘根错节,主干在近乎一人高的地方有一侧干与四辅干相连,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饱经风霜与奇特古朴。村里的老人说,贾庄村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段关于这棵古树的记忆,这棵枝繁叶茂的唐槐已陪伴了贾庄村数代人,它在村民心里似乎就是这个村庄的“魂”。

  除千年唐槐在贾庄村人心中地位颇高外,村中的朝阳寺也占据了贾村人心中一席。《贾庄村村志》记载,朝阳寺原为朝阳庵,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竣工于明万历四十二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位于村东南的朝阳寺,是贾庄村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建筑。在正面高大的石砌台阶之上,有一座明代始建的砖木结构牌坊,至今依然宏伟矗立。在正门的两侧原来各有一通石碑,台基上有两尊对称而立的石狮子,庙内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钟鼓楼。进入庙中,位于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在前,泰山圣母殿居中,均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后殿为重檐二层建筑的玉皇阁,建造在高大的石砌台阶之上。

  苏香廷介绍,朝阳寺中多为神话传说与雕塑,内容主要为教育后人避恶从善。每年朝阳寺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到此朝拜,数千人来来往往,热闹异常。

  在朝阳寺的东侧是贾庄小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着寺内钟鼓楼上随风响起的风铃声,竟让人心旷神怡,似乎听到了天籁之声。

  朝阳寺西侧,坐落着苏家祠堂。祠堂的北面有三眼石洞,与围墙、祠门构成一座小院。祠堂至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如今祠堂大门上的鎏金图像,就是当年的原物。虽然200多年过去,但观图中勾勒的人物形象,依然神采奕奕、气度不凡。

  毕家台民居韵味浓

  贾庄村四面环山,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在民间素有“九龙探海”的称谓。“九龙”指的便是环村雄踞的东垴、棉花垴、石碴垴、黄垴、野鸡垴、牛王垴、真武爷垴、麻郎垴、后岭垴等九条土岭,这些土岭蜿蜒深入村中,犹如九条盘龙,“九龙探海”因此而得名。

  贾庄村的民居大多依土岭而建,“毕家台”便是这里民居的一个代表,沉淀下了贾庄村深邃的历史。有人说,如果北京四合院显现出一种官宦气质,那山西王家大院就是官商住宅文化的代表,而贾庄村毕家台则流露出一种小资的韵味。

  “毕家台”是遂平县知县毕经之别墅,也称谦山公别墅。据介绍,明嘉靖年间,贾庄村毕氏始祖毕扶由井陉七狮窑迁居贾庄村西高埠处建造房屋,修建了这座大型庭院。史料记载,遂平知县毕经为官清正、博学多才,对易经风水颇精。据村民称,毕家台位于村子中心“九龙”脉系之首卧龙岭腹下,为保证祖俗的延续,别墅的街道和房屋按本族姓氏“畢”字型设计。当时落成的“毕家台”共有六个大院、二十个小院,有三进四合院、套院、跨院、过厅院,成为一座古城堡式建筑。

  几百年的岁月飘零之后,如今毕家台完整的院落仅剩数处。走进毕家台,斑驳的墙壁和墙头、房檐上的枯草让这座庭院看起来有些荒凉,但那宽敞的门道、花朵形砖雕和各式窗花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谦山公别墅当年的风姿。

  长卷再现旧日繁华

  在贾庄村,令人称道的还有一幅名为《贾庄古镇市廛图》的长卷。

  在这幅画卷上,一条宽阔的主街连接两头,穿行到古镇中心又分出几条岔路,街两侧分布着粮油店、药铺、绸缎庄、酒店以及各式民居。街两侧的民居之间,还有木材市、灯市、骡马市、棺材铺、杂耍班等行当。商铺与民居之间穿行着各色人群,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有的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梳长辫,有的西装革履,还有的一身短打,或推车或牵牛。此外还有杂耍者、说书人、打牌者以及乞丐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年近七十的贾庄村村民、这幅图画的创作者之一苏中一介绍,这幅长达13米的画卷主要绘制了从古镇最北面的阁楼到最南面的庙宇之间长达三里多地的市镇风景。“除生活和经商的场所外,图中还有几座寺庙和祠堂。古镇的东南部有一座朝阳寺,前院为佛教祭祀之所,后院则为祭祀玉皇大帝的玉皇阁。镇中央主干街侧有一座关帝庙,为祭祀关公的所在。”苏中一说,此外在镇东头的小山包麻郎垴上,还有一座供奉着杨六郎杨延昭的麻郎庙。元宵节期间,当地人争相祭拜六郎神,其仪式叫“打麻郎”,是贾庄村一带的旧俗,

  苏中一介绍,《贾庄古镇市廛图》中绘制的人物多达950个,古民居、古商号有200余处,骡马骆驼近百头。在这幅13米的长卷上,寺庙、街道、房屋清晰明了,繁华的集市上各色人等一应俱全。看过此卷的人无不觉得它是一幅“贾庄村版”的《清明上河图》,将贾庄村古集市的商业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一座商贾云集的市镇,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早已不见当年的车水马龙,曾经的市井繁华也已难以复制,但村里星星点点的古风遗迹,仍让人从中触摸到它的繁华与古老。而一幅13米的《贾庄古镇市廛图》长卷,更让人在喧嚣的城市风景中找到一段静谧的古旧时光。

关键词:矿区,古村,贾庄村

责任编辑:郄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