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 阅尽沧桑今犹在
在遍布张垣大地上的历代建筑中,能拾级登高,凭栏远眺的,就数玉皇阁了。玉皇阁以高大雄伟、气象不凡的建筑群呈现,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重楼叠阁,飞檐相啄,雄浑的气魄还是能让今人瞠目感叹。细数我市的古代建筑,玉皇阁竟然还完好地保存着若干座,让我们有底气地说,张家口历史的完整性被古建筑延续着,张家口文化的厚重是古建筑沉淀出来的。 蔚县玉皇阁 蔚县玉皇阁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它弘整高峻,极具气势。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雄伟壮观。蔚县玉皇阁修建时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现存的玉皇阁结构、用材比例都具明代建筑特点,有着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它坐北朝南,总面积2000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从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小门、玉皇阁大殿。天王殿和玉皇阁大殿分布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由十八级石砌台阶跨入小门为上院。小门两侧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建筑格式均为重檐歇山布瓦顶。上院正面玉皇阁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为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玉皇阁有木柱36根,通贯三层,支撑着楼阁整体。大殿正脊为琉璃花脊,两端砌盘龙大吻,脊上为琉璃八仙人,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装有兽头,下悬铁铎。整座建筑木架油饰彩绘。玉皇阁大殿内,正面塑有玉皇大帝神像,东西两壁上绘有壁画,场面宏大,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大殿前檐廊下还林立着石碑八幢,为书法艺术佳作。 蔚县玉皇阁高楼气势宏大,小阁玲珑剔透,陪衬有致,结构严谨,对称平衡,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表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参观过玉皇阁的无不为它独特的造型、精细的工艺所震撼。 万全玉皇阁 在万全县洗马林镇,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玉皇阁。 《万全县志》载:它始建于明代宣德十年( 1435年) , 明、清及现代曾经过三次大修。这座高台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由台基和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0米,下以石条、上以城砖浆砌而成,边长20米,高7米,阁楼为三重檐歇山布瓦顶,迭梁式建筑。外观三层,内为二层。二层大殿外设平座环廊,阁前有钟鼓二楼,与阁楼主体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搭檐斗角之势,整体造型高大美观,气势雄浑。特别是大殿阁顶,集古代建筑艺术精华,采用传统建筑工艺,成九脊宝顶,一尺多高的蛟龙兽高悬于脊瓦两端,东西蛟龙兽下,各有一龙张牙舞爪,且龙身沿跨山脊盘旋直下,至一半处,再向两边扩延,到角处翩然飞起。外观殿阁三层檐,尤以中间最为华丽,工艺精湛令人叫绝。 阳原玉皇阁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阳原县东城建起了一座玉皇阁,赵可化在《东城建玉皇阁记》中有记载。但清咸丰七年时不慎火灾,同治八年(1869年)再予重建。现存的东城玉皇阁殿宇高大宽敞,由基台和殿阁组成,整个建筑高达20余米,占地312平方米。台基由石条砌基,青砖到顶,形似城墙,砖砌的拱形门洞顶部刻有“永安”二字。台基上的三层殿阁高约13米,阁楼四周留有阳台,正中一门上书“南天门”。此玉皇阁基台和殿阁相互映衬,显得既统一又和谐。 张家口堡玉皇阁 现在想来,我上小学时,每周都会从市区堡子里东西方向穿过到尽头,去到当时的第二东风小学读书,却浑然不知每每路过的就有玉皇阁。直到2011年的夏天,才登上了堡子里的玉皇阁。 玉皇阁修筑在张家口堡的北城墙上,建筑通体高12米,是张家口堡的制高点。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的玉皇阁,距今已有433年了。当时,张家口堡单纯的军事功能随着蒙汉议和,茶马互市的兴起,渐渐地起了变化,大批商人到张家口堡买房置地,开始了寻常的生活。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居民精神生活需要,修建了许多宗教祭祀场所,玉皇阁便是之一,也是堡内最早的庙宇,且规模高大。玉皇阁坐北朝南,是一座高台式建筑。登上从地面到院门的50多级台阶后,便可看到院内“玉皇阁”三个大字。玉皇阁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高台院内正中是正殿三间,殿前是明柱廊檐,院内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正殿正脊之上是形态各异的脊兽,飞檐翘角下悬挂着铁马。正殿后墙与北城墙之间有约两米宽的走廊,走廊连通了院内东西跨院,使整个玉皇阁内四方连通,建筑精雕细琢,从远处看,玉皇阁犹如展翅欲飞的神鹰,体现出古代建筑师高超的建筑思想。在张家口市区建设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还保留着张家口堡及玉皇阁这样成建制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老堡老街古趣盎然,实在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春花开过,便是迈开脚步出去旅游的时节,与其远走他乡,心烦着每个景区处处人满为患,何不在家乡走走,停停,看看。其实,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物遗存的质量绝不亚于许多比我们知名的城市。 带着一颗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上路吧,收获到的应该是与去乌镇、去周庄、去平遥、去敦煌同样的心境,因为,这块土地前世悠长,文化也足够灿烂。 |
关键词:玉皇阁,张家口文化,蔚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