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行唐城隍
世间本无神,诸神皆人造,“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庸祭祀。《周易·泰封》云:“城复于隍”,古代建国,范土为“城”,依城凿池曰“隍”,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即“城隍神”。 据史料记载,自三国开始民间便有了城隍祠。南北朝时期,城隍庙的民间祭祀活动就已经相当普遍。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很重视它的作用,屡次予以加封。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分为都、府、州、县四级。朱元璋此举,无非是想利用群众的迷信心理,鼓吹城隍神能鉴察民之善恶,行善者得福,作恶者受惩,用以震慑臣民,巩固统治,“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此后,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修了起来。 行唐城隍庙位于现在县城北街政府招待所院内,始建年代无考。有当地专家研究称,犊乾城(行唐城)的城隍庙始建年代,应该不晚于南北朝时期。清康熙十九年《行唐县志》载:“城隍庙在县署东北,始于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知县周岳修建大殿五楹,东西两廊各十楹,前为殿三楹,又前东折为大门三楹,殿后为宫寝五楹。”大殿位于城隍庙中后部,明天顺、万历年间及清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1994年,行唐县政府曾拨专款修缮,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城隍庙,仅存大殿一座。大殿为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布瓦歇山顶。大殿门前两侧,挂有一副警醒世人的楹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亡为恶不亡祖有余德德尽必亡”,横批“善恶普应”。殿身下有半米高的砖砌台基,殿前设长方形月台。院内青砖铺地,一块赑屃上的古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步入殿内,身披大红袍、头戴朝天翅的城隍爷正坐其中,威严肃穆,文武判官,分列左右。文判穿戴整齐,头戴乌纱,文质彬彬,手持尚方宝剑;武判身着战袍,红脸怒目,脚踏恶鬼,一手端着生死簿,一手高举判笔,大有一副不铲邪恶不罢休的气势。殿内墙壁上绘有各种惟妙惟肖的冥界形象。据说,当年行唐城隍庙东西两廊的壁画,与曲阳北岳庙大殿内西墙的“飞天神”,皆为画圣吴道子所绘,其艺术成就颇高,享有“曲阳鬼,行唐廊”的美誉,在周边县市影响极广。 和其他县里的城隍庙相比,行唐城隍的级别要高一些。县级城隍一般着青袍,只有比县高一级的州、府城隍才能着红袍,“朝天翅”也只有王爷或是受了特封的社稷之臣才可佩戴。为什么行唐城隍是“身披大红袍,头戴朝天翅”的形象呢? 传说,宋朝开元皇帝赵匡胤,御驾亲征后汉,在带兵攻打行唐城时,县城隍主动君前接驾,禀报实情,致使龙颜大悦,当下允诺,“待攻下城来,朕封你为魏灵侯,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事后,赵匡胤兑现诺言,按照侯爷规格重塑城隍神像。有当地学者分析,历史上,行唐不仅实行过郡县同治,还实行过州县同治,故而行唐城隍级别不仅是县级,还应当享受着郡级、州级的待遇规格。由此看来,行唐城隍着红袍是理所当然的。 在行唐,城隍庙的香火旺盛,从未间断。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百姓前来烧香。正月十六、三月三,是行唐民间传统的城隍庙会,届时更有许多善男信女前去进香,或祈祷城隍保佑子女健康平安,或期望城隍为自己祈福避难。(西河柳) |
关键词:城隍,行唐,庙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