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舞者:悠游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在热带雨林徒步的过程中,有魔芋的果实,红艳艳的小浆果,煞是好看。魔芋在中国古时称韶身,日本现在仍然沿用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为扁球形,个头比较大,粗壮的叶柄为淡绿色,并有暗紫色斑,掌状复叶,生长在疏林下,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等多种功能。在丘陵山沟或山沟灌木林中,还看到了一种会“跳舞”的植物——跳舞草。虽然称为“跳舞草”,其实不是草,而是一种小灌木。跳舞草对阳光非常敏感,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叶旁边两枚侧生的小叶会缓慢向上收拢,然后迅速下垂,像钟表的指针一样,不息地回旋运转。同一植株上不同的小叶运动有快有慢,却很有节奏,此起彼落,让人惊叹不已。每当夜幕来临,跳舞草便进入“睡眠”状态,随着清晨阳光的出现,它又开始翩翩起舞。跳舞草作为会动的植物,是一种有趣的观赏植物;同时,它还是一种草药,具有舒筋、活络、祛淤等功效。 除了这些奇异的植物,一路还看到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绿色的树蛙,伏在海芋的大叶子上打盹儿,对于人们突来的打搅也懒得理睬。这是典型的树栖蛙,雨蛙科即树蟾科动物。体小而细长,腿长,指趾末端有吸盘特别适于爬树。 继续往林子深处走,突然发现一片叶子在动,定睛一看,原来是只蜥蜴。它深黑色的背上镶嵌着些许黄绿与枯黄,与周围的叶柄和枯叶的颜色非常相近,这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如此类似环境的保护色,连机警的人类都不易发觉,更不要说一般的天敌了。 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细迥异的光柱,照亮了薄雾清纱般的树荫。不远处传来小鸟的鸣声,和着泉水的咚咚声,像是奏响了一曲优美的大自然之歌,还真有点让人乐不思蜀。 路经景洪市(西双版纳州州府)的时候,一个高大的“人字形”大桥映入眼帘,司机师傅说这是刚刚修建不久的西双版纳大桥,桥下穿过的便是“东方多瑙河”——澜沧江。现在正值西双版纳的雾凉季,雨水非常少,因此,这时候的澜沧江江水,没了那种汹涌奔腾的气势,反倒有“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的静谧之美。站在大桥上,温暖而潮湿的热带风迎面吹来,惬意而怡人,放眼望去,一片又一片的绿随着绵亘起伏的山峦波动,暗绿的热带雨林,墨绿的橡胶成林,还有翠绿的香蕉基地。“东方多瑙河”像是一条“黄金命脉”,供养着两岸的生命,绵延而悠长。 进入澜沧县后少不了要和当地的拉祜族人打交道,这是一个世世代代生活居住在雨林中的少数民族,雨林就像是母亲一样哺育着古老的族群。拉祜,汉语就是打老虎,可能拉祜的先民们正是靠着一路打老虎,才能从青海高原迁徙到现在的澜沧江流域。相传拉祜族是从葫芦里冒出来的,因此,葫芦成为拉祜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葫芦有的作为工艺品,上面绘着“茶马古道”的精美图案,叙说普洱茶的悠久历史;有的做成“葫芦丝”一类的乐器被人们吹奏,像是山涧流下的浅浅银泉溅落在瓷盘上发出的声音,悦耳而婉转;有的则做成酒壶瓢钵一类的生活用具,供人们在日常中使用;甚至在一些单位的大门顶上或者一些标志的建筑上都有“宝葫芦”的标志,可见,拉祜族人崇尚葫芦的渊源相当之深。 拉祜族最喜爱黑色,其服饰均以黑为美,以黑为主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在澜沧县城中心的一条街上,每逢周日当地人们都前去“赶摆”——不同民族的人们穿着民族服装,带着自家的土特产在集市上叫卖,这不仅成为当地人们商品交流的盛会,更是各种民族的服装展览会。这里的商品颇具特色,如装在竹管里的竹虫就是其中一种。打开竹管里面爬满了白色竹虫,乍一看,还有几分吓人,然而竹虫却是一种高蛋白食物,经过油锅煎炸,喷香和酥软的味道全出来了,是当地不可或缺的名菜。这里的药草市场也很繁荣,如灵芝、党参等。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附近孟连县(全称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一条“中缅一条街”,大街上有很多缅甸人做玉石生意。走在这条街道的时候,随处可见戴着圆顶黑帽的缅甸男人和粉色头巾的缅甸女人,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异域他国。 旅游攻略: 交通:前往雨林国家公园可先到普洱市,从这里乘车前往西双版纳,这一地区的交通具有典型的“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的特色,建议从昆明乘坐飞机前往,半小时可抵达普洱,而坐汽住宿车需要7小时左右。 美食:普洱市内有几家傣族和拉祜族民族餐馆,有油炸竹虫、油炸蜂蛹、菠萝饭等特色菜,其间还有傣族或者拉祜族姑娘弹唱敬酒,晚上去街头吃烤鸡也不错,土鸡很香。 住宿:推荐广泰大酒店,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林源路35号 购物:这一地区的特产非常丰富,尤其以普洱茶闻名天下,晚上可以在市内茶室里感受一下普洱茶的魅力。 |
关键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