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小吃——扒糕
扒糕这种小吃在石家庄的行唐县很盛行,也很出名,邻县人都知道行唐的扒糕味道纯,不煳锅,软硬适中,筋道中带脆,不黏上嗓不粘牙,口感好。它之所以好吃,这和行唐民间传统手工艺有关。据行唐县志记载:“古人传下来的小吃有扒糕、缸炉烧饼。”行唐人说,扒糕是古人传下来的“糗”制食品,糗扒糕是要一定技术的。如果水面比不适中,糗出的扒糕不是太软就是硬得顶嘴,搅动得不到程度糗出的扒糕发黏、粘牙。火烧大了煳锅,火小了则不熟。 行唐人对扒糕情有独钟。人们觉得荞麦味淳亲切,蘸上大蒜泥吃,辣得舒服得劲。人们不但做家常便饭吃,还用来招待客人吃;不但自己做,大街小巷也有叫卖声。更值得一提的是行唐人吃扒糕卖扒糕也是集市庙会上的一道风景。卖扒糕的人头戴一顶白帽子,肩搭一条白毛巾,手里一边熟练地捣着蒜,嘴里一边用颤悠悠的声音叫卖着扒糕:“叫老乡,别走急,吃块扒糕充充饥。在这儿吃,要吃好,别忘给老婆往家捎。来赶庙,累得慌,吃块扒糕不冤枉。”动听的叫卖声伴着“啪啪”的捣蒜声,给庙会增添了不少的红火。赶庙会的人来这里几个人围在一起,吃上几块扒糕,倒上二两白酒,酒酣耳热,谈天说地,再吃上几个缸炉烧饼,酒足饭饱后回家,很像个赶庙会的样子,同时也给庙会增添了一分乡土风情。 行唐是一个半山区县,旱地岗坡多。在旧社会因生产力低下,人们靠天吃饭,很多年份到伏天才落透雨,老百姓才能安苗播种,种其它庄稼都晚了,只能种荞麦,所以荞麦成了行唐老百姓冬季的主要粮食。人们把荞麦面变着法儿做,压饸饹、做煎饼、做粥、做菜团子,还进一步加工成扒糕。别看人人吃荞麦面,但不一定家家会糗糕,据说糗扒糕是一位老母奶奶(菩萨)教的,是用来专门戏弄富人的。 传说古时候,有一年伏天,小白龙没按天规下雨,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它,吓得它躲到广寒宫的雪凌树下,把马拴在了雪凌树上。因马受到惊吓,拽动了雪凌树,这一摇晃,下边下了一场大雪,把所有的庄稼都冻死了。地主家有粮食吃,可穷人下半年怎么办呢?正在发愁的时候,老母奶奶变成一个老婆婆来到人间,并带了一些颗粒状的东西叫人们种到地里帮穷人度荒。老百姓都不相信,俗话说:白露不秀(秀穗),霜降不收。现在快立秋了,哪能收呀?老婆婆说:“现在你们种上,保你们霜降能收。这种东西叫荞麦,是专门救济穷人的。”于是,人们就把它种到地里,霜降时人们果然收了很多荞麦。人们把它磨成面,做成各种样食品吃,不但度过了饥荒,身体还很健康。地主见穷人不但没饿死,身体还很强壮,于是就嫉妒起来,说这分明不是人吃的东西,纯粹是喂狗的东西。老母奶奶听说后非常生气,心想:“我把穷人救活了,你把穷人当成狗,我也要让穷人把你们当成狗。”于是,她就秘密教给一些巧妇们糗扒糕,说要让地主蘸上大蒜泥尝尝。地主一吃,因为有大蒜味也吃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只说好吃。当时人们就按老婆婆的指点异口同声地说:“地主吃狗食了,地主吃狗食了。”地主莫名奇妙,有口难辩,于是行唐就留下一个“地主吃狗食”的典故。人们不但吃上了好吃的扒糕,还把地主戏弄了一番。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行唐的岗坡地也不像昔日靠天吃饭了,虽然荞麦产量低,但行唐人吃扒糕的传统依然没变,他们还在传承着自己的吃文化。(陈连群) |
关键词:行唐,小吃,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