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国内

波兰重生之后:依旧如童话般美丽

来源: 新浪旅游 作者: 2013-06-09 08:12: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波兰清明节”

  “这里除了惨案中去世的波兰军人,还有2010年去俄罗斯纪念卡廷惨案的失事专机上的人。这个是爷爷,这个是孙子,孙子为了去纪念在惨案中去世的爷爷,却在70年后的同一天去世了。”

  11月1日,西方的万圣节,我们正期待着围观当地人制作的南瓜灯和化妆舞会时,却被毕达告知波兰的万圣节,就是中国的清明节。这一天全国放假,人们一般都会去墓地扫墓。

遛狗

  11月的波兰已经入冬,清晨太阳虽然露出了笑脸,走在大街上依然感觉寒冷。早晨6点半,路上空荡荡的,只看到2个人在电车站等车。问了其中一位女士,我们才知道身后用铁丝网圈住的大红砖塔区是一个自来水厂,给华沙市提供饮用水。这里有着100多年历史,二战时期没有遭受到多大破坏,当年华沙的共产党就是靠着下面的很多地下通道来活动的,现在每年定额,只有100人能进入参观,正在申请世界遗产。

  沿着自来水厂的铁丝围墙我们继续前行,拐了一个弯后,几栋欧式楼房出现在眼前,旁边是一个小公园。种植着矮矮的绿叶树的草坪上,一个戴着帽子的年长妇女牵着小狗在散步。我们非常高兴终于见到当地人出门活动了。当我主动和她问好时,她也很友好地回复我。她几乎动用了她所知道的所有英语单词来和我交流,她叫Elisabeth Roman,已经是9个孙辈的祖母。曾经是这个自来水厂的工程师,现在已经退休。他的儿子现在还在这个自来水厂工作。当问到为什么清晨这么少人出现时,她笑着解释道:“今天是波兰人的假期,大家不会这么早起来,和我一样要遛狗的除外。”

老记忆

  谈到历史,她告诉我公园旁前排那栋楼曾经是医院,她就出生在那里。二战时期,医院那栋楼还被火烧过,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姑娘。她记得德国军队就在他们后面的楼里驻扎,在公园里养了许多奶牛。她不喜欢他们。当问到对于波兰89年之后的转变,她怎么看时,她笑着说:“那当然是变得更好了,人们得到了更多自由。我们可以去很多地方不受限制,也有很多人能来到波兰。我们还能买到更多东西,吃的,用的,不受限制。我有一个孙女在澳洲,还有其他孙子孙女也都遍布在世界各地。他们还邀请我去玩呢。”

  限于语言的障碍,对于战争的话题我们无法聊的很深入,但是简短的谈话后,我能感受到经历过战争的Elisabeth很满意现在宁静自由的生活。“抱歉我要先走了,溜完小狗之后,我们还要去扫墓。”她和我们道别后就向公园另一边的枫叶林走去。两排枫树的草坪中间铺满了红黄的树叶,树上还挂着许多未落的叶子,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望着Elisabeth渐渐远去的背影,直至消失在这幅美丽画卷中。

  上午9点不到,街道上开始有人来来往往了。华沙街头美女们穿着短裙,老太太和男士们都戴着那种古典毛绒帽子。很多人手上提着花束,尤其是白色菊花。我们走进一个敞开的地下通道后,才发现是走入了一个火车站台。人们站在露天站台里等车,大部分人也都提着花,看来都是赶去扫墓的。偶尔会有一辆车停靠在站台,而车里和站台上却见不到任何工作人员的身影。我们都在纳闷难道没有人检票吗?回酒店后,毕达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在波兰大家都是自觉买票,偶尔会有工作人员出现在车厢里抽查,一旦查到就要被罚款。停车也一样,车主都自觉缴费,不像北京那样还有专人贴条。波兰人少,那样用人成本太高,而且人们也都很信守规则。”

  在波兰人的清明节当天,我们来到了华沙起义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在纪念雕塑前,毕达讲解着当年的华沙起义。一面是华沙人民在起义中反抗德国纳粹统治时的英勇,一面是起义后没有得到已近在咫尺的前苏联人支援时的惨烈。雕塑展现着头戴钢盔的战士们奋勇战斗的瞬间,几盏装着蜡烛的彩色玻璃瓶在中间点缀着,瓶子里的蜡烛还在燃烧,寄托着前来扫墓的人们对波兰英雄的思念和敬仰。

广场上的鸽子

  广场对面的教堂从外观看没有特殊的地方,进去的一霎那,我们被震慑住了。教堂的正厅关闭着,右侧的隔间却敞开着,四面墙上都写满了名字,正中间还有烛火在燃烧。毕达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卡廷惨案么?”我们立刻明白了,这里写满的是那2万多被俄罗斯人秘密枪决的波兰军官的名字。“这里除了惨案中去世的波兰军人,还有2010年去俄罗斯纪念卡廷惨案的失事专机上的人。这个是爷爷,这个是孙子,孙子为了去纪念在惨案中去世的爷爷,却在70年后的同一天去世了。”毕达说完,流露出非常无奈的表情。对于此次飞机失事的原因,人们有着各种猜测。不过对于前苏联帮助波兰抗战纳粹独立建国,波兰人从来不会用“解放”二字来形容。对于他们来说德国人和俄国人是一样的,德国人走了,俄国人又来了。

  已经入冬的华沙,下午3点多天就开始慢慢黑了。天下着小雨,人们有序地排着队进出Powazki cemetery公墓。小贩们在街边摆着摊售卖蜡烛等扫墓用品,真有中国清明节的感觉。走进墓地大门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只有墓地公园的路灯和一排排墓前摆放的蜡烛闪耀着微弱光芒。黑暗中,人们有的在某个墓前驻足,有的一直往前走,寻找着想要纪念的墓碑。

  在波兰,人们并不只给自己的亲人扫墓,还会给自己敬仰的人送去一份思念。看到小路边一位拿着宣传册子的男士时,毕达停下来付了几元钱。这是政府部门每年向大家筹集资金,用于修缮没有后人的墓地。毕达说,每年扫墓,如果看到哪个墓地前没有蜡烛,他就会放一个在那里。路过一些名人的墓地时,毕达一一为我们解说,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有音乐家,有著名演员,有特技飞行员等等。黑夜里,我无法辨识出墓碑上的字。而那些在墓前驻足的波兰人,虽然在烛光照耀下只有模糊的身影,但那份祭奠前人的虔诚却随着雨水一直渗透入我的心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关键词:波兰|华沙|童话

责任编辑: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