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国内

福建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起点

来源: 新浪旅游 作者: 2013-05-04 01:54:3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如果说古祠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那么邹氏家祠就是下梅村标志性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篆刻横幅“木本”“水源”,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其象征意义是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

婆婆门

  邹氏家祠还有一个景点——“婆婆门”,这道设计独特的石雕门内空高2米,内空宽0.6米,右边大曲线约1.7米左右,与身材高挑的窈窕女子形体曲线相当吻合。左边的曲线约1.5米左右,正适合玲珑娇小女子的形体曲线。“婆婆门”下方是“三寸金莲”,而左边中间圆弧,则是女子“胸部”的标准,只有具备如此丰满的胸部,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去抚育邹家子孙。这扇门是邹家婆婆挑选未来媳妇的标准,想进邹家,必须得通过这扇门的考核,只有通过了,才般配得上邹家后生,才配为邹家繁衍后代,挑得起邹家的事业。

老宅

  下梅村出名还和茶叶有关,这里曾经是武夷山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邹氏祠堂隔壁就是晋商驻足的院落,晋商常氏与闽北隔万水千山,商业嗅觉却异常灵敏。早在150多年前,以常氏为主的山西商帮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资源,把经商触角探往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武夷山古名崇安,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清嘉庆年间,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来过下梅,赞美道:“鸡鸣十里街,日出千鼎烟。”更重要的是,福建、山西商人联手开辟了中国另外一条“万里茶路”,从武夷山下梅一直延伸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邹氏还借福州、广州口岸开放之机,租用洋艘,将武夷茶贩运到东南亚各地,有的还销往欧洲,其南下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

  

关键词:梅村 |武夷山|福建

责任编辑: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