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旅游频道 >> 新闻报道 >> 国内

北京康陵村春饼宴自助游攻略

来源: 新浪旅游 作者: 2013-05-01 07:42: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方每年立春都有吃春饼的习俗,名曰"咬春",如今在老北京的风俗中,吃春饼已不局限在岁首了,一年四季,哪天想吃了或来了客人都可以吃,可能将这种时令习俗家常化的就是康陵村,因为别处的春饼只在立春火一天,康陵村的春饼宴却一年四季受欢迎。

  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十几道菜,各式时令蔬菜、酱肘子、扣肉等凉热荤素搭配,量大花样多。唯独不见打头的春饼,原来春饼都是现吃现烙的。人们喜欢用“薄如蝉翼,白如翠玉”来形容一张优质的春饼,康陵村的主妇们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做出的春饼毫不逊色,色白如云,皮平如纸,极富美感。刚爬完长城,现在正饥肠辘辘,春饼宴丰盛的排场令人食指大动,感觉农家炖的酱肘子色味俱佳,平时最讨厌吃的豆芽菜突然变得清香可口,见了就腻的扣肉在春饼的掩护下也不再油腻,其实是独有的乡野风味和巧妙的搭配在"作怪"。

俯瞰十三陵 作者:刘炜

  吃春饼非常讲究,对于没吃过的人,第一次吃是狼狈的,多数人容易将菜包得太多,饼小菜多,结果卷不成型,吃的时候菜漏了一手,又不得不一口塞,本想吃的斯文一些,反而弄的像狼吞虎咽。众人苦恼不已,请农家乐的老板来亲手示范,老板娴熟将一张薄饼摊在手上,酱肘子打底,必不可少的豆芽和爱吃的小菜,再盖上摊鸡蛋,用筷子夹着薄饼往内卷,之后将筷子一抽,底饼窝起来,得意洋洋的从头吃到尾。这"有头有尾"的一套演示,倒让吃饭成了技术活,抬头望望,笨拙的动作,认真的表情,一顿饭俨然成了一门研究课题,你看看我的卷法,我再笑话着他的吃相,吃到沟满壕平,最后已经是为炫耀"技术"而吃了,于是觉得有句话说得对:中国的文化是吃文化。

500年前的康陵明楼略显残破 作者:佚名

  话说这正德春饼宴大有来头,它的发明人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据说明朝第十代皇帝朱厚照非常贪玩,经常出游,不愿在用餐上耽误时间,侍从们又怕饿着皇上,特意准备了薄饼、卷上葱酱肉菜,既方便又美味,皇帝吃后大加赞赏,就将这种吃法带回京城,诞生了最早的"皇家快餐"。其实吃春饼宴的形式也与正德皇帝为人洒脱、游龙戏凤的性情相似,可以卷这个,也可以吃那个,家花野花兼容并蓄。

“男主妇”的绝活 作者:王路明

  曾经皇帝的御用快餐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康陵村的一条脱贫致富之道,昔日贫困村,如今富户多。康陵村是一座方形的村庄,村内有很多古树,年龄最大的是村中央一棵800多岁的银杏树,需四五个人合抱,村南头是一片松树林。在春饼宴未成规模之前,村民们靠柿子、梨等经济作物养家度日。如今这个由守陵人的后代渐渐发展起来的村庄,得益于正德皇帝,进入了质的飞跃,像是一个深刻的戏剧故事,一张春饼卷起了美味、历史和文化的集合。

  酒足饭饱,太阳底下消消食,吃了皇帝的快餐,再去参观皇帝的陵寝才算是完美的行程。定陵就在康陵的东南方,松柏遮映,郁郁森森,从内到外都彰显着帝王威严与皇家风范。天气晴好的时候,登上明楼,视野开阔,几乎可以望见整个山谷的景色。十三陵三面环山,一面涉水,俗话说,"背有靠,前有照",是难得的上风上水之地。

吃春饼已不局限在岁首了 作者:佚名

  出阴阳门的时候最有意思,领队说:"这算又一次重生了,大家出门的时候要抖抖尘,一齐喊'我回来了',男士迈左脚,女士迈右脚。"一时间,大家忍俊不禁,压抑的情绪也随着跨回“阳间”的呐喊烟消云散了。相信这样的场面只属于团队,一定是导游发明的节目,若一个人站在门前傻傻的喊"我回来了",会让人误会是邪气袭身的。日薄西山,尽兴而归,康陵村里吃的是文化,定陵里看的是历史,明朝的那些事儿就在这一品一游之间流转百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北京|春饼|十三陵

责任编辑: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