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走在“威尼斯化”大道上
聊城,地处京杭大运河中间位置。明清时期,得益于漕运的兴盛,聊城成为运河九大商埠之一,康乾年间已成为鲁西最大的物资交流中心,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多年。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流经今聊城市下辖的东昌府区、阳谷县、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咸丰五年,由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止及水源不足,此段运河亦逐渐废弃,古河道及部分相关文物却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目前,聊城境内的京杭大运河主要靠黄河水补给,水量较充沛,但与济宁境内的运河已不再以水相连。 崇武驿大码头 眼见着运河一天天漂亮起来 走在聊城市区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大型宣传牌,这是聊城对自己发展的定位。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穿城而过,水道交错,东昌湖环绕在古城边,聊城市区大片的水域在缺水的北方确实难得。也因此,有人将聊城称作“中国北方的威尼斯”,在聊城甚至可以见到带“威尼斯”字样的楼盘。 运河边的城市公园内,市民们聚在一起唱豫剧 “说聊城像威尼斯可能有点儿过,但叫水城却是名副其实。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大家不都这么说吗?”今年70多岁的冯大爷是土生土长的聊城人,退休后,每天下午他都要沿着大码头街到离家不远的运河走几圈,一天不见着水面,就觉得不舒服,“我也算是在水边长大的人了,眼见着这运河一天天漂亮起来。现在运河两岸都铺了地砖,安了护栏,绿化也做得很好,非常适合游玩、散步。” 冬日午后,天气依旧寒冷,但沿着运河边遛弯儿的老人并不少,他们穿着棉服,戴着手套,神色悠闲。有的老人还提着鸟笼坐在岸边,在阳光中听着录音机里的豫剧,打量着过往的行人。运河岸边,有的地方还停靠着大型游船。两岸的建筑很多统一修建为古色古香的楼阁,仿佛要把人们带回到几百年前那繁华热闹的商埠图景里。冯大爷站在昔日的崇武驿大码头上,那里现在不过是一处不太起眼的石岸,他望着眼前结冰的河水说:“你们来得真不是时候,夏天这里一会儿就会驶过一条游船。” “崇武驿码头俗称‘大码头’,在明清时期多为官府所用。在它北面不远处还有一处商用码头,俗称‘小码头’。”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介绍。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保留下来一些本体文物(与大运河直接相关的文物),这两处码头就位列其中,还有一处就是著名的山陕会馆。 会馆、书庄与运河秧歌 历尽沧桑想见昔日繁荣 山陕会馆矗立在运河岸边,距离大码头不远。古籍记载:“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客舶络绎不绝……来者踵相接,侨寓旅舍几不能容……”为了缓解侨寓旅舍之急,各省商人纷纷开始集资捐银修建会馆,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抵抗外来竞争。山西、陕西商人在当时聊城的商业势力是最大的,经商人数也最多。乾隆八年(1743年),山西、陕西客商就集资合建了这么一处两省商贾集会、奉祀关帝的处所。作为聊城目前仅存的一处大型会馆,饱经沧桑的山陕会馆见证了聊城昔日商业的繁荣与衰落。如今山陕会馆已经成为一处著名旅游景点,拨开繁冗的历史,人们仍然可以欣赏到它美轮美奂的古建艺术。 一位老人在山陕会馆门前广场上晒太阳。这里曾见证了聊城商业的繁荣与衰落。 “聊城过去的书庄也非常多,尤其清代中期在全国知名度相当高,依托运河曾畅销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但所卖书籍大都是普及性读物,如学生课本、四书五经等。”谈到这些,陈清义不无感慨,“这些书庄早已不复存在,而散落民间的书籍也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聊城的运河秧歌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而保留了下来。相传明朝年间,一只运粮船队行至聊城梁闸村码头,因河面结冰而停运几十天,负责押粮的京官感到非常无聊,便令地方官找当地艺人登船献艺。梁闸村梁某率弟子登船后,耍了几套拳脚,个个腾如龙、站如松。京官看到兴头上,便要梁某持器械与人相搏。梁某灵机一动,称需借京官身后撑的绫罗盖伞一用。于是,梁某持伞,众弟子以运河边上纤夫拉船的“纤板”为双棍,又折挑粮扁担为板,按武术的套路舞动起来。此后,运河两岸的男子舞动“纤板”、击棍娱乐便流传开来,并逐渐发展为运河秧歌。如今运河秧歌已成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过年过节,当地的秧歌队还会去参加演出。
|
关键词:聊城|运河|葫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