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没有万金油式的教科书
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是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头等大事。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名单中,首批有262个市、县、区参与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其中也包含我省的12个地区。 按官方定义,全域旅游将打破现有景区内外隔断,通过调动区域内各类资源,最终实现城市功能的全面“旅游化”。“很难想象。”部分受访者道出心里话:“全域旅游恐怕只是一种动人的口号和美好愿景。”果真是这样吗? 已进入全面实践期 有人说,全域旅游的处境跟当年“大众旅游”有些相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可在5年前,城乡居民参加国内、出境旅游人数比例还不高,旅游消费水平也很低的时候,上述话题一经抛出,同样被不少人看作是天方夜谭。 “全域旅游虽然听上去是全新的发展理念,但实际上是个继往开来的概念,相关思考、探索和实践早就开始了。”省内旅游专家郭乐指出,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具备借鉴意义的成果、经验。 以我省临沂市沂南县为例,因“红、绿、古、泉”特色旅游资源鲜明,生态环境优越,起初并不发达的旅游业逐渐被当作主导产业来打造。沂南县政府党组成员黄树田回忆说,到2012年,全县已初尝旅游发展甜头,但以此同时,知名度不高、体量不大、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初现端倪,不加控制的话,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将难以避免。 以此为背景,历时半年,覆盖沂南全县1704公里的旅游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出炉。“既然是全覆盖,就要求旅游规划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必须相互衔接。”黄树田表示,那时虽然还没有“全域”的概念,“多规合一”等相关的要求却已经实现了。 而据了解,我省首批这12家创建单位,在旅游业长期的发展探索中,全域旅游成为一种自然选择的并非只有沂南这一处。听青州市旅游局局长刘元德介绍,青州从2013年就提出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齐头并进、树立旅游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作用等一系列符合“全域”理念的构想和措施。他还提到,从全国看,262家创建单位同5A级景区的分布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这说明,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全域旅游示范区也是具备不错基础的。”刘元德表示。 一个示范区一个“药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旅游局将发布全域旅游创建指南,部分创建单位表示,具体怎样做,还得等指南出来以后才有头绪。 “需要明确的是,发展全域旅游,不存在万金油式的教科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指出,目前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域旅游的概念已比较清晰,对各创建单位而言,真要说有什么可循的路径或方法,“跟扶贫一样,也是要走精准的路子”。 首要一步是明确地区旅游发展已具备的资源、产品和基础条件,这将是接下来开展各项创新实践的“牛鼻子”。他举例解释说,如果说沂南的牛鼻子在于“多规合一”,那另一家创建单位——沂源的“牛鼻子”就得放在“绿色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上。“有些创建单位条件完备程度更低一些,牛鼻子就更得选准。”陈国忠表示。 抓好了“牛鼻子”,才能有实现全域旅游的底气,才能够以问题为导向,由点到面进行大胆革新。据陈国忠介绍,沂南虽然是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排头兵,但比照国家旅游局给出的全域旅游的几个鲜明特征,产品结构层次低、市场发育层次不完备、体制未理顺等问题依然不少。 还有一直以来未能摆脱“乡村”标签的另一家创建单位——济南市历城区,实际上,济南新建城区相当一部分就落在它的地盘。这也意味着,完善城市功能休闲区,提升近郊乡村旅游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产业素质会是它实现“全域”的突破口。 遍地开花不现实 除了上述200余家创建单位,目前全域旅游创建热潮大有席卷全国之势。 “全域旅游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黄树田提到,现在沂南县里开会,各项新建改建工程,满足基本功能以外,相关部门都会主动从旅游效果上考虑,这得益于多年来当地旅游发展成果的广泛惠及。“在旅游还没有那么强、认可度还没有那么高的地区,提全域旅游,恐怕到头来就只能是炒炒概念。”黄树田表示。 “试点推进是科学的。”陈国忠也特别强调,全域旅游不能遍地开花,盲目“拔高”,反而会对一地旅游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港中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学武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尤其是个性化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而全域旅游,虽然要实现的是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的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但陈国忠指出,归根结底,实践还是得从旅游产业本身做起,而当前,旅游供给的改善——打破景区“门票经济”,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改变旅游服务水平整体偏低等现状,这些一直以来的短板不解决,全域旅游也不可能做好。 |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万金油式,旅游产业,旅游供给,旅游行业,旅游产品,旅游规划,大众旅游,牛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