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虾酱实现标准化生产要“申遗”
只是小小的一碟虾酱,却仍旧能够唤醒那种在儿时就已熟悉的味觉记忆。在别人眼中看似平平常常的东西,但对众多黄骅人来说,虾酱在他们的餐桌上无法忽略。现在,有着200余年制作历史的黄骅虾酱也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的生产,而且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贯穿进黄骅人的味觉记忆 黄骅紧守渤海。渤海湾近海属淤泥质海滩,水质肥沃,鱼虾贝类等海产品富足,特别是盛产一种被渔民称之为“雪雪米”的小海虾。黄骅市南排河镇张巨河渔民刘志强说,由于原来海边自然条件恶劣,粮食、蔬菜不足,加之食物储存条件简陋,渔民们在捕到“雪雪米”后,一部分煮熟吃鲜或晒干备食,另一部分则洗净放进瓷坛,加入海盐腌制成酱,这种可在全年食用的“虾酱”是渔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据介绍,黄骅南排河虾酱的原始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只需鲜虾米、海盐拌匀,放在坛里发酵即可。每年的“十一”前后,大量雪雪米、海虾被捕捞上来,南排河镇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上几坛虾酱。而这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了。无论是生虾酱还是熟虾酱,无论是小葱蘸虾酱还是大饼卷葱卷虾酱……看似不起眼的虾酱就这样贯穿进黄骅人的味觉记忆当中,成为一道乡情,一种乡愁。 “小虾酱”要做成“大产业” 200余年的民间流传让黄骅虾酱拥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黄骅虾酱却一直没有一家正规的厂家进行工厂化、标准化的生产,更多依赖于传统的工艺。据介绍,黄骅南排河镇政府也一直在为虾酱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积极搜集材料,着重发掘制作虾酱的能手。同时,黄骅市一家水产公司的负责人也看中了虾酱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巨大商机。为了让虾酱走出黄骅,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这一渤海特色美味,同时跨出特色产品产业化的重要一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以渤海虾酱为主要产品的公司,于今年10月10日正式投产,成为沧州市境内最大虾酱生产公司,采用传统虾酱制作工艺,利用现代加工灌装技术,工厂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力求将“小虾酱”做成“大产业”。 (通讯员 张建宇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文/图) |
关键词:虾酱,申遗,黄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