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太行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 2014-09-01 09:32:0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行走太行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高平:

  智慧铸就的地下长城

  □刘瘦云

  正定高平村,一座掩映在太行山脉和滹沱河畔的静静的村庄,在瀚海般浩荡的华北大平原上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是,就是这朵微不足道的浪花,曾经在遥深的历史深处放射出一缕平原儿女的智慧之光,写下过保家卫国、抗击外侮的辉煌篇章。

  据《正定县志》载,此村地处恒山余脉南端,因地形高且平坦取名高平。高平,还是一代名臣、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出生地。有学者考证:“范仲淹,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诞生在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军节度掌书记。”范墉任成德军节度掌书记2年余,其妻陈氏逝于真定,后娶高平村大户人家谢氏为妻。范仲淹在真定降生百日后,范墉调往徐州。第二年,父亲病逝,后母亲谢氏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改姓朱,取名朱说。范仲淹也在致韩琦的信中写到:“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念已经传承有序地深深融入慷慨悲歌的燕赵大地。

  在七十多年前,这里的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利用地道,在抗日战争烽烟弥漫的岁月里谱写出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壮歌。

  盛夏,冀中平原,一片片碧绿苍茫的玉米、高粱编织成的青纱帐烟波浩渺。再一次踏上这片英雄的土地,我内心深处涌动着激越的旋律,回荡着华夏民族不畏强虏敢于斗争的雄浑乐章。

  高平,我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每一次来都感觉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村南新建的烈士陵园里,纪念碑亭已经落成,从村里迁移过来的汉白玉的纪念碑的正面镌刻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其它三面刻有抗战期间牺牲的烈士姓名、事迹简介,纪念碑顶部刻有民兵持枪挺立凝望远方的雕像,以及八路军攻城等战斗场景的浮雕。造型朴拙,文字简洁,透出一缕铮铮的铁血风骨。村中央一条东西大街的路南,是“地道战纪念馆”。馆里陈列的那些土制的武器整齐地静静地排列着,无言地讲述着那段弥漫着战斗硝烟的峥嵘岁月和抗日英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路北,是一处小广场和一座戏台。戏台的东北角,一眼传统样式的门洞便是地道的入口。入口处,老槐树粗硕的枝桠上沉沉地悬挂着一口铁钟,耳畔似乎隐隐激荡着雄浑的钟声,那是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钟声,那是展示着华北平原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钟声。

  抗战时期,在华北的日军依靠“铁壁合围”蚕食抗日根据地,用铁路和公路把根据地划分成很多小片。没有任何遮挡,抗日军民靠什么生存,如何打击敌人?残酷的斗争形势激发出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地道战,就是在如此严峻形势下创造出来的充满了智慧含量的战争奇迹。

  当时高平村有200户人家。1942年冬,高平村开展挖地道群众运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全村挖成村外干线2条,村内干线3条,地道全长数十里。村内的3条干线与各支线相连,并与各地道口、井口、屋顶工事相通,能打能防,能攻能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围剿”,打得敌人魂飞胆丧。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高平成为坚固的红色堡垒和远近闻名的抗日模范村。

  这是从锅台、炕洞、磨盘、牲口棚等处潜入土地母体深处交织而成的一座地下长城,这是平原人民用不屈意志和血肉之躯铸就的一道铜墙铁壁,这是一双双长满了老茧的手用锄头和铁锹写就的惊天动地的历史传奇。

  那一段储满了伤痛与屈辱的岁月已然渐行渐远,但是平原人民用意志与智慧锻造的历史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告诉过去,昭示现在,也警醒未来……

关键词:太行山,红色旅游,抗日战争

责任编辑:郄小娟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