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亡事故频发,“野游”之痛何时休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潘文静 闫明 2014-06-12 08:31: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气温升高,很多人选择游泳消暑。承德4名大学生酒后“野游”溺水身亡,邯郸5名年轻人酒后溺水身亡……年轻生命的骤然逝去令人惋惜,也引发人们深思——

  年轻人“野游”溺亡事件呈高发态势

  一个多月的时间,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4名大学生相继在滦河“野游”时溺水身亡。

  5月30日14时许,该校建筑系的两名学生饮酒后到滦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当时出警的下板城派出所民警给笔者讲述了这起悲剧:5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一起到其中1名学生的家中聚餐,之后,他们到该县积余庆村附近滦河河道内游泳。两名学生出现溺水状况,其中1名水性好的学生去救同学,但几经周折没有成功。见救人无望,学生们才喊人救援,拨打110报警。等民警赶到现场,溺水学生已经死亡。

  4月29日下午,该校机械系两名学生饭后到校外滦河游泳,发生意外溺水身亡。目击者说,两人游出一段后,便逐渐沉了下去,可能是快游到河对岸时发生了意外。

  “在我们今年参与救援的40多起溺水事故中,年轻人‘野游’溺亡占60%以上。”6月5日,邯郸市“水上爱心义务救援队”队长王晓红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近一个多月来,邯郸相继发生了两起年轻人酒后溺亡事故,共有5名年轻人在事故中失去生命。近年来,年轻人“野游”溺亡事件呈高发态势。

  “野游”危险,酒后“野游”更要命

  “夏季来临,特别是学生暑假即将来临,想要游泳消暑的人越来越多。但在不明自然水域‘野游’非常危险,请大家珍惜生命,不要下河游泳。”6月5日,石家庄市城市水系管理处安保科科长陈瑞义向市民发出呼吁。陈瑞义表示,有些河道看起来很浅,但可能有深坑,不慎踩入会发生危险。室外温度和水下温度有差别,下去游泳很容易发生抽筋现象。

  “野游”危险,酒后“野游”更危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肝病科主任南月敏说,酒后不游泳,游泳不喝酒。首先,酒精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不协调,如游泳时的换气不能正常进行,易致从鼻腔或口腔吸入大量水并进入肺泡。或饮酒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胃内食物逆行而误吸入肺导致窒息。其次,大量饮酒后,人体的反应和协调能力下降,大脑不能正常支配肌肉运动,加之饮酒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体温增高,突然遇到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出现肌肉痉挛等现象,即所谓的抽筋。

  此外,酒精热量为“空热量”,即饮酒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酒后游泳需要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来提供能量,容易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晕厥,极容易出现溺水现象。

  堵疏结合减少“野游”溺亡之痛

  近段时间,4名溺亡大学生所属的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笼罩着悲伤的气氛。据该校宣传部工作人员赵振宇表示,学校已经加强安全教育、出台管理措施,以期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学生溺亡事件后,学校立即启动《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召开全校教师大会、辅导员会议、班会通报情况,严格学生请销假和外出审批手续,掌握每名学生、尤其是校外实习学生的去向。”赵振宇说。

  在溺亡的年轻人中,有些是因救人而死。对此,王晓红认为,应学会“借物”救援,对于水性不好或不会水的施救者,最好用救生圈、救生杆救援。没有这些救生器材时,施救者可利用一些其他物品,如上衣、裤子、毛巾、木板等。

  陈瑞义表示,除了学校、家庭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事故高发水域的监督管理,比如安装防护栏,悬挂警示标语、警示条幅等。有条件的,可聘请保安人员进行巡逻、劝导。

  (记者 潘文静 实习生 闫明)

关键词:承德,野游,滦河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郄小娟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