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航班正点将以飞机滑行替代关舱门为新标准
专家声音 延误深层原因是多头共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许光建 乘坐飞机时,到达机场、换登机牌、过安检、登机、起飞、降落、出机场……环环相扣。在旅客眼里这本是一体的民航链条,而在民航现有体制下,却被分割为四个“婆婆”管理:除首都机场、西藏的机场外,其余全国的机场归地方政府管理;航空公司归国资委管理;空管归民航局管理;公安归公安部管理。 从深层看,我国航班延误成为持续多年的“顽疾”,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天路”方面:今年,我国乘坐飞机出行人数预计达3.54亿人次,4年增加了1.14亿人次;民航运输飞机2179架,比4年前增加902架。但中国空域中的“天路”20多年却增加甚少,路少车多,必然拥堵。 “空管”方面,如何提高空管系统的空中交通指挥能力,应是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空管航班正点率考核的责任制。 机场方面:国务院颁布的《民航机场管理条例》明晰了机场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属性,但至今没有落实,地方政府对机场的考核指标是盈利,机场如何肯花钱来搭建统一联动服务平台? 航空公司方面:国资委对其考核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民航局承担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对服务也没有硬性的手段和考核。 公安方面:民航局公安局一位专家介绍,我国民航公安的编制仍维持在8年前的水平,每天每万名旅客对应的民警数量不到4名。 当“风调雨顺”时,民航各环节按照固定的航班时刻表运行。一旦遭遇恶劣天气,这套体制就乱了套。 新闻背景 今年的一些航班延误事件●12月15日,昆明周水子机场因低温冰雪天气取消航班259架次,16日,该机场一度临时性关闭。 ●12月6日至8日,南京遭遇雾霾侵袭,南京禄口机场3天内共取消、延误航班653个,是通航16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航班大面积延误。 ●9月25日,一男子要求登上山东航空公司SC4933(济南至武汉)航班找人,遭拒后称航班上有炸弹并挂断电话。此时,飞机已开始滑行,即将起飞。机场紧急指令这一航班中止飞行。3小时后,航班才得以安全起飞。 ●8月15日上午,在南宁机场经南昌至南京的CZ3263航班上,有3名旅客因为坐椅靠背问题大吵,后被请下飞机。这一航班因此晚点1小时。 ●7月2日,由于长春龙嘉机场的通讯设备受雷击损坏,共有39个航班延误,其中有10个航班取消,涉及旅客7000多人。 时事短评 新标准的人性化思考 袁云才 航班正点起飞的统计标准将由关舱门改为撤轮档,等于把计算的时间起点后移,这无疑是民航业自我加压的举措,于乘客是一大福音。撤轮档虽不完全等同于起飞,毕竟比关舱门更接近起飞,将其定为新标准,从逻辑上说也更合理。 那么,为何“关舱门”这样的标准却沿用了多年,到现在才想起来改呢?这让人想起一些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无一不是只图自己管理方便、推责有借口,而有意无意漠视客户的客观需求。民航这一“标准”之改,可说是“霸王条款”的自我松动和自我修正。它或许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而来,或许是旅客投诉太多不得不改,或许是因班次增多误点严重而自求突破瓶颈,不管怎样,都比原来进了一步。 曾有人问爱因斯担什么叫相对论,爱翁开玩笑说,同样一小时,两人谈恋爱觉得很短,而坐在火炉上就觉得时间很长。民航的正点统计新标准,其妙用也可套用这个通俗版的“相对论”。即便航班“正点起飞”仍可能在跑道上排队,于旅客的内心感受来说,总比一动不动呆在机舱内等候要有盼头,心情舒畅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体现了一种人性化思考。但愿此举能为其他行业修正“霸王条款”提供些许思维上的借鉴。 网友微评 @海的女儿: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方面,航班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比如说真的是天气原因引起的延误,我想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大家对延误意见比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通畅,航空公司可能会把所有航班延误归咎于天气或是空中管制等因素,这可能说一两次大家会信,说多了难免会引起反感。 @尽职尽责:在我的印象中,常常会碰到航班延误,有些航空公司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或处置方案欠缺,导致手忙脚乱。因此,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服务要跟上,安抚乘客很重要。 |
关键词:航班,航班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