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生态、经济、旅游都想要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27 09:0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对话人物: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

  希望承接北京高端产业

  【对话】

  新京报:承德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是什么?

  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承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优良,但是总量小、底子薄、综合实力弱。计划经济时期,因军事需要国家很少投入,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对外开放。受基础设施制约、生态保护需要,承德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如交通不便,这里修路很贵,平原花几百万元就够,我们就得几千万。先天已经不足了,加上北京市的“虹吸作用”,人才和一些生产要素被北京吸走了。

  新京报: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承德打算如何突破这些壁垒?

  刘爱民:承德将发挥资源、生态与区位等优势,加快“1+3+N”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吸引京津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

  作为一个生态功能区,承德可以发展一些与生态没有冲突的产业,因此我们想承接北京的高端医疗、教育、文化创意、养老养生等方面的产业。目前我们已经与北师大建立了合作关系,拟建“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这个校区拟建在高新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此外,我们还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试验区、国家级高端教育医疗中心城市、养老养生产业的示范区、国家级休闲旅游的度假区。

  新京报:临近的张家口也是旅游大市,承德怎样避免同质化竞争?

  刘爱民:其实旅游不存在竞争,比如故宫和长城都是景点,没有竞争之说。但是我们和张家口确实类似,旅游资源都很多。

  承德的特点都是皇家文化底蕴,这里有三百年的山庄文化和许多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计划走旅游高端化以及文化养生的路线,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个案】

  农家乐期待京津冀一体化

  周三上午10点多,马桂侠站在自家平房前清理儿子前一天从附近河里抓回来的野生鲫鱼。

  她身边的院子,是刚翻垦好的土地。“过几天这里就点上种子。等夏天的时候,园子里就有很多蔬菜瓜果了。”

  这在山脚下的三四间平房围起来的院子,是当地最早的农家乐之一。

  马桂侠是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花楼沟村的一位农妇,她的家距离金山岭长城仅2公里。

  2001年,马桂侠还只是在金山岭长城上摆摊子卖饮料和工艺品的小商贩。“那时候,我们一家4口人,一年全家收入3万块。省吃省喝,每年才省下一万块钱。”

  当时,马桂侠对农家乐一无所知。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交谈。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看了马桂侠家的房子后,提议她经营农家乐。

  马桂侠把家里的牲畜交给亲戚,开始试水经营。她回忆,头几年,客源并不多。2007年和2008年,受北京奥运会影响,客流多了起来。“最近天气暖和,生意开始好了,上周末来了三四十人。”

  如今,马桂侠除了自家人外,还请了亲戚来帮忙打理。她说,现在全家每年能省下来20万元。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她希望“河北发展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大家都愿意来玩,我们的生意也能更好。”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皇家园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崔梦琳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