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人把地毯当国宝 地毯能存百年
正在编织地毯的女工和申奥会徽。 来到阿塞拜疆,当地人无不向《环球时报》记者推荐他们的国宝——地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曾经是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之一,虽然后来因故退出,但申办奥运会的会徽,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运用红、黄、蓝、绿四色线条简单勾勒出“2020”图案,其灵感正是来源于该国最引以为傲的手工地毯。 雅尔塔会议铺着阿塞拜疆地毯 阿塞拜疆人民的生活与地毯密不可分,人们喜欢用地毯挂画装饰自己的家。在婚礼、庆生、悼念和祈祷时还会使用特别编织的地毯。阿塞拜疆手工地毯历史悠久,有种说法称青铜器时代就有了,中世纪达到繁荣,它对欧亚艺术均产生深远影响,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冬宫、白宫等许多地方收藏。 在大名鼎鼎的波斯地毯上也能找到阿塞拜疆人的痕迹。据说现在伊朗出口的70%波斯地毯都是境内阿塞拜疆族人生产的。很多西方著名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阿塞拜疆地毯装饰因素,如荷兰画家汉斯·梅林15世纪末创作的油画《圣母与圣婴》,在西方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画中圣母玛利亚脚下的正是阿塞拜疆地毯;就连著名的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巨头合影时,地面铺的都是阿塞拜疆地毯。 阿塞拜疆地毯能存百年 在首都巴库著名的AZERILME地毯工厂中,记者目睹了这门古老技艺的延续。苏拉亚是这家工厂的纺织女工,从11岁起便跟随母亲学习手工编织地毯,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一手绕着经线用绒头线打结,一手用钩状刀快速割断线头,这样一个结就打好了。看似简单,学起来却并不容易。她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学会这门手艺。每天从早八点到晚六点,除了午饭和茶歇时间,苏拉亚每天至少要连续不断地织8个小时。如此这般高强度下来,十天后一块50厘米见方有着简单图案的地毯才能成形,而如果复杂的图案则至少需要15天。苏拉亚说,手工地毯更漂亮更结实,机器编织的地毯则密度不够且千篇一律。 地毯编织在阿塞拜疆是一项传统的家庭技艺,通常通过口授及实际操作代代相传。男人们剪下羊毛,妇女纺毛及染色,到了冬天大家庭的女性成员就会聚在一起织地毯。如今在阿塞拜疆有超过30万像苏拉亚这样的地毯织工在辛勤劳作着。她们绝大多数人都和苏拉亚一样,从少女时代便开始向母亲或祖母学习地毯编织技艺,并最终成为养家糊口的手段。 一块上好的阿塞拜疆手工地毯能保存数百年,且颜色依旧鲜艳,时间越久价格越高。这得益于使用的天然染料以及后期加工工艺。在AZERILME工厂的地毯博物馆里,经理穆拉多夫将珍藏的17世纪地毯给我们看,图案依旧清晰动人。他说,地毯的用料、图案、厚度、长度、结的数量是鉴别其质量的标准。阿塞拜疆地毯通常会用天然染料着色的羊毛、棉线或绢丝。同中国、波斯、土耳其地毯等相比,阿塞拜疆地毯图案大量运用伊斯兰的风格,通常绘有丰富的植物图案以及传统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内容。 地毯成阿塞拜疆国家名片 为了进一步弘扬这门国宝工艺,近年来阿塞拜疆政府采取措施,出台了《关于阿塞拜疆地毯手工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法》,并恢复了地毯编织部门,甚至设立专门部门为地毯定级并颁发证书,从而保证其质量。在巴库、占贾等地都建有地毯学校。经理穆拉多夫说,阿塞拜疆有1万多个地毯品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多样性上与之相比。每块地毯都是工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确保阿塞拜疆至今保持领袖地位。从15世纪起,阿塞拜疆地毯已经出口到世界各地,如今手工地毯不仅给阿塞拜疆每年带来上亿美元的收入,更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名片。 |
关键词:阿塞拜疆|地毯|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