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火焰山”燃烧上千年(图)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04 15:5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当地人一边喝茶一边“赏火”。

  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到地处外高加索东南部的阿塞拜疆采访,刚到的第一天,负责接待的阿外交部国际发展机构主任阿什拉夫·什卡利耶夫博士就神秘地对记者说:“日落以后带你们去个意想不到的好地方喝茶。”

  燃烧的山火苗踩不灭

  夕阳西下的时候,《环球时报》记者一行乘车向着阿首都巴库的郊区出发了。穿过巴库市中心繁华的大街,经过采油区,左转右拐,大约半个小时后一片开阔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四周没有很多建筑,到处黑漆漆的。我们的车在一条土路上停下来,什卡利耶夫博士说,“到了。”我们绕过路边一座小屋,呈现在面前的是屋后低洼处耸立着一座小山包,山根儿处是一簇簇燃烧的火焰。我们顺着屋边台阶走下,刚靠近小山,火焰燃烧产生的热浪便扑面而来。山根中间部位的火焰最大,呼呼地烧着,火苗蹿了有半米高。

  就在记者赞叹这神奇的景象时,什卡利耶夫博士说:“我们管这里叫燃烧的山。”这里的火焰雨雪浇不灭,大风吹不灭,已经燃烧了上千年,从未熄灭过。为了证明火焰的“顽强”,什卡利耶夫博士用脚去踩最边上从地里蹿出来的一个小火苗,踩灭了不到1秒钟又重新蹿出来。这样反复几次,火苗就是不灭。他解释说,这里之所以有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因为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埋藏离地表很近,通过岩石的缝隙漏到地面,再混合着土壤和岩石中的一些特殊矿物质成分,才产生了这种土地在燃烧的效果。

  拜火教源自这里

  根据史书记载,巴库所在的阿普歇伦半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这里自10世纪开始就有使用石油的历史了。13-14世纪,马可·波罗经过此地时就把当地居民使用石油进行取暖和照明的现象记录下来。“燃烧的山”在他的游记中也有记载,被称为“无源之火”。一千多年前,居住在巴库地区的人信奉拜火教,恐怕也是因为这些神奇的火焰。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这些火焰是如何烧起来,又为什么不熄灭,便认定是有神灵的主宰。于是在阿普歇伦半岛上拜火教大行其道。什卡利耶夫博士告诉记者,这里很久以前就是圣地,信奉拜火教的教徒们在这里祭祀。人们普遍认为,阿塞拜疆拜火教成为后来势力更大的伊朗拜火教的源头。现在每年都有伊朗和印度的拜火教徒到这里朝圣。

  10世纪时,阿普歇伦半岛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燃烧的土地,燃烧的山,现在这样的地点只剩下几处了。什卡利耶夫博士带记者来的这一处燃烧的山现在已经被围起来,山包旁建了一个茶室。火焰旁摆着几张茶桌。当地人围坐在茶桌旁聊天。什卡利耶夫博士邀请记者坐下喝茶。他说,晚上没有亮光,火焰看得比较清楚,是最佳观赏时间。深蓝色星空下,大家品着红茶,吃着阿塞拜疆特有的糖果,坐在燃烧的山旁谈天说地,真让人产生一种穿越的感觉。

  “火的国家”与火结缘

  “阿塞拜疆”一词在当地语言意为“火的国家”。除了燃烧的山,历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岩画、神像、神庙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与火的不解之缘。巴库另外一个拜火教的圣地是阿蒂什吉亚克神庙。这座位于巴库郊区苏拉汉内村的神庙建于17世纪。当时许多印度商队经过阿普歇伦半岛,看到了常燃不熄的火。这些视火为神物的印度商人便向此地统治者捐钱,征得同意后建起了祈祷和礼拜用的房子以及宿营地。一些散落的客房围着一个院子。院子中心的方形土凹槽在过去用来放圣火。至今神庙的院墙上依稀可见梵文。由于与印度拜火教存在渊源,至今宗教研究界还存在着争论,到底拜火教是从这里传到印度的,还是从印度传到这里的。

  现代的阿塞拜疆也用火焰来定义国家。阿塞拜疆的国徽由国旗的蓝、红、绿三色组成的同心圆构成,中央是一枚八角星,熊熊燃烧的火焰跃然其上,象征自由独立之火在阿塞拜疆大地上点燃。首都巴库中央商务区的标志性建筑叫“火焰大厦”,由三幢火苗形状的摩天大厦组成。走在里海边的滨海大道上,很远就可以看到这三幢屹立在市中心山坡上的火焰大厦。每天夜幕降临之后,红色和黄色灯光打在大厦上,呈现出跳动的火苗效果。有时,巨大的国旗图案打在大厦上,也蔚为壮观。火焰大厦是每个来巴库的游客必看景点。目前还没有完全完工,它的目标是成为集办公楼、酒店、购物中心为一体商务休闲中心。而阿塞拜疆的国家足球队也被满含深意地命名为“火焰队”。

关键词:阿塞拜疆|火焰山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张铮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