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庙景点推荐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25 10:2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回生桥】始建年代不详,明朝《内丘县志》记载明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曾重修。这座古桥在1963年的特大洪水中被冲塌,1999年又在原址上复建。它之所以取名回生,主要是形容扁鹊的医术之高。因为古时人们觉得无论得了多重的病,只要走过这座桥来到扁鹊的住所,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相传,在此桥上走第一遭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走第二遭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走第三遭可以身心俱轻、飘飘欲仙。

  【九龙石柏】生长于回生桥以南的河畔山岗上,扎根于石缝之间,与山石融为一体的九棵古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均属汉柏。相传当年扁鹊遇害后,他的几个弟子继承师傅遗志,继续游历各国行医,他们死后遗体被运了回来,埋葬在这个地方,后来在此长出九棵柏树,守护着师傅的陵墓。九龙石柏集年代之久、数量之多、生境之奇三大奇观于一身,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凤柏】也叫佚妹柏,亦属汉柏,生长于回生桥东南边的山头上。传说她是扁鹊女弟子佚妹的化身,因为当时男女不能葬在一起而葬到对面的山头上,迎来送往着前来祭祀恩师扁鹊的人们。

  【透灵神碑】是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所立的《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青石质,高2.8米,宽0.94米,厚0.3米,孤形碑首,浮雕六龙,矩形碑额,龟趺座,碑文楷书、计30行,1025字。碑文前半部分刻记了扁鹊行医及历代重修扁鹊庙的情况。后半部分刻记了邑人颜天翼(元太医提点)及其后人重修扁鹊庙的事迹;元世祖忽必烈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编修国史官王鄂撰文,前中书省都事刘郁篆额,藏春居士、重臣刘秉忠(邢台人,郭守敬的老师)书丹,立下了这座功德碑。石碑原来有方形碑楼,楼阁分三层、砖雕仿木结构,雕刻精湛。可惜“文革”时被拆毁了。2000年在原址又仿造了碑楼。此碑在考古研究和书法艺术上有较高的价值。民间说此碑是透灵碑,好人恶人在碑前一照便知。

  【山门】始建于元代,上世纪50年代被毁,1999年原址原貌恢复。门内的两尊塑像,是道教的守门将军:左青龙又叫孟章神君,右白虎又叫监明神君。

  【鸟柏】位于扁鹊殿前的走廊东侧,亦属汉柏。相传该树的枝干解板以后,板面呈鸟纹图案,而且在黎明的时候能听到百鸟齐鸣的声音,故此得名。

  【扁鹊殿】又名神应王庙、鹊王庙,始建不详,为祭祀历史上神医扁鹊而建。扁鹊姓秦名越人,齐渤海鄚人(今任丘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位医学家。扁鹊医术高超,著有《八十一难经》十八篇,是中医诊脉的发明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扁鹊殿作为整个古庙群的主体建筑,致少可追溯到汉代以前,现今保存的扁鹊殿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系单檐布瓦九脊歇山顶,属于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通高11.1米,面阔七间,长21.78米,进深三间,宽9.94米,占地面积426平方米。殿内的扁鹊塑像头戴冕旒冠,身着直领宽袖长袍,腰束垂带,足蹬高履,完全是一幅侯王之相。两旁10位弟子,西排:子仪按摩、子舆赶车、子游炼丹、子越采药、子术操刀;东排:子豹开方、子明司药、子容用针、子阳诊脉、子同火炙。这些雕像的不同造型展示了中华医学的全部治疗方法,也证明了扁鹊作为中华医药鼻祖的身份和尊位。

  【古代碑廊】位于扁鹊庙东侧,,共22间,里面存放着汉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碑刻,共计30余块,记载了历代扁鹊庙的重修情况,为研究扁鹊及中华医药学历史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也是研究中华书法的重要史料。

  【镇宝神兽】是一尊青石雕刻的汉代神兽,头象狮子,身子象龙,身上有双翼,原来头上还有一只独角,俗称“四不象”,是大型陵墓前的陪葬品。该神兽原来在我县境内共有四尊,分雌雄两对,均出土于我县大孟村镇,但其它3尊在1937年流失到国外,其中一对在美国费城博物馆,一尊在法国巴黎博物馆,均为镇馆之宝。此尊于1999年在十方迁村时重新出土,后被运往扁鹊庙妥善保管,供游人观瞻。该神兽整体造型美观,线条粗旷,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扁鹊庙,景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综合
责任编辑:崔梦琳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