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莫大教堂 五座铜门开启悠远米兰史
这座大门的每一个画面都描述了圣母的生平,大门中上部最显著的浮雕是耶稣在为圣母玛利亚加冕的画面,圣母玛利亚双手交叉在胸前,体现出对耶稣的谦恭和尊敬。在另外一个场景中,耶稣向玛利亚告别,玛利亚匍匐在耶稣的脚下,拉着耶稣的衣袖,仰头注视着耶稣,悲戚之容令人心碎,而耶稣却非常从容,因为他已经预知未来的一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兰遭到了轰炸,教堂遭到了破坏,这座大门也受到损伤。也许负责教堂建设与维护的“多莫工厂”希望人们永远铭记战争的伤痛,他们将战争的伤痕留在大门上。来向圣母玛利亚报告受孕的天使拜服在圣母身前,天使的左手被炮弹炸飞,圣母的左肋和头顶各留下一片破损的痕迹。耶稣受难系列浮雕与炮弹的痕迹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米兰敕令开启了基督教的时代 米兰敕令是值得所有基督教徒永生铭记的一部法令,可能敕令的原件永远无法得见天日,但米兰敕令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动摇。 当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与统治巴尔干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李锡尼会晤时,他们不可能知道,宣布基督教信仰自由、返还教会财产、承认基督教合法性的敕令开启了西方文明新的一页,基督教从古罗马帝国的疆域传播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会晤就在米兰,时间是公元313年。 耶稣是犹太人,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但在传播之初,罗马皇帝们并不喜欢犹太人,基督教徒们深受迫害,直到米兰敕令的颁布,这一局面才彻底改观。 1937年,当“多莫工厂”的规划师们寻找创作“米兰敕令”大门的设计师时,阿利戈·米内尔比(Arrigo Minerbi)入选了,他是犹太人。相信这完全是历史的巧合,因为他的才华已经被广泛认可,而他恰好是居住在米兰的犹太人。但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在法西斯猖狂的年代,犹太人再次遭到了迫害,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内尔比才完成了“米兰敕令”大门的创作。 在大门上的雕塑中,《米兰敕令》颁布前的场景被艺术家形象再现,早期的基督教徒受到迫害,他们被处以各种惨不忍睹的刑罚,财产被没收,处境悲惨。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有多少灵感来自于他饱受迫害、担惊受怕的经历?那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否让他亲身感受到2000年前加之于基督教徒身上的摧残? 米兰大教堂的铜门是开启历史的大门,是历史之窗,是壮阔的历史画卷。跨进这扇门,我们走进历史;跨出这扇门,我们希望走向未来。正如教堂大门上方镌刻的大字,“娱我心神者必定短暂”,“扰我心智者不会长久”,而在中央大门的上方则警示我们“只有永恒才值得追求”。 人类在不断思考宗教和世俗文化的进程中寻找着未来,米兰大教堂大门的规划师和设计师们已先于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探索,我们在孜孜不倦地阅读着他们的文章,也在思索着答案。(王甲红) |
关键词:大教堂|圣母玛利亚犹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