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白云的故乡——呼伦贝尔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 2014-08-15 16:39: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8月初,是呼伦贝尔草原最美的季节。我们一行6人经过两个多小时飞行,到达内蒙古的最北部——呼伦贝尔的小城海拉尔,开始了此次的草原之旅。晨曦里,我们由海拉尔沿301国道一路向北。窗外,蓝天白云下,缤纷烂漫的野花同洁白的羊群一起散落在碧草间。伴随着悦耳的鸟鸣,一股浓郁的草原气息迎面扑来。

  白云深处

  呼伦贝尔的云让人心醉。

  随着疾驰的汽车,绿色草原如一幅画卷在眼前迅速展开,湛蓝的天空显得那么高远,犹如一方温润而无比深邃的海。长风掠过,渐渐有连绵的白云舒缓地涌来。同是天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云美得极致,如一块块最轻盈的柳絮,带有一些夸张的蓬松绵软,姿态万千,自己一直绷着的僵硬的神经不知不觉得到舒展,心渐渐轻起来,而眼睛也觉得在慢慢变得清澈……

  草原是柔和舒缓的,它没有任何棱角,无尽的绿色无声无息地漫延到天际,和天相接处宛如几笔极简的素描线条,勾勒出天地相接处,天际线静静的,让人心中有一种苍茫辽远的感觉浮起。

  也许只有置身其中,才会真正明白无语的草原的绵绵宽厚和极致包容。

  额尔古纳河湿地

  草原上的河却是另外一种轻柔的美。

  我从来不知道草原上会有那么多的河。浅浅的,清清的,永远那样不急不缓地流淌着。远远望去,如一条银光闪闪的带子飘在绿色的草原上。弯曲、清澈是草原河的特点,这里绝没有什么深水和激流,它永远那样悠闲而随意地慢慢舒展身姿,无论岁月流逝,朝代变换。三三两两的羊群零散地点缀于浅滩之上,悠闲地移动。这里才是心中无数次描画过的真正的草原,这里时光安静而温情,在草原上徜徉,自己的心里也是安静和温情的了。

  距额尔古纳市区大约3公里的额尔古纳根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滋润这片湿地的河水九曲十八湾,如玉带般在茂盛灌丛和杨柳浓荫中左旋右转,像一支水彩笔将巨大的河谷勾勒成如诗如画的绿色长廊,然后恋恋不舍地流向远方。根河河谷视野极为辽阔,四处洋溢着灵动的水气,满眼的青葱。河流、湖泊、水泡子,宛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油绿的绸缎上,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丽传说。传说成吉思汗遇到一只老虎,他的坐骑为了救他一脚踩死老虎,留下的马蹄印变成了酷似马蹄形状的小岛——马蹄岛。额尔古纳市的市标就是由此而来的。走上马蹄岛的顶端,湿地可以尽览眼底。这片湿地的植被丰富多彩,涵盖了额尔古纳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了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这里是丹顶鹤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

  风情万种的恩和

  从额尔古纳市出发,向北大约走80公里就到了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之乡——恩和俄罗斯民族乡。走进恩和村,在金色的夕阳里,隔河相望,俄罗斯境内的乡村小镇炊烟袅袅。恩和人长相酷似俄国人,但是却说着一口的东北话,一张嘴,西方面孔滔滔不绝的东北味儿,让人有点忍俊不禁。他们会包饺子,也会烤“列巴”,会唱“喀秋莎”,也爱听二人转———这就是恩和村华俄后裔的经典写照。

  恩和西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望。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恩和纳入中国领土。这里的恩和,过着一种中西合璧的生活。他们会烤外壳硬硬、外焦里软的大列巴,炖俄罗斯红汤,也会包饺子,在寒冷的冬日,咕嘟一大锅乱炖温暖自己的肠胃。

  恩和村里一些华俄家庭开办了家庭旅店;我们午饭就是在一个家庭旅馆中吃的。女主人叫娜日花,是个已经有孙子的胖大嫂,胖嫂的手艺让我们吃到了颇具地道俄罗斯风味的罗宋汤,还有散发着酸酸甜甜味道的大列巴,味道醇厚的自制蓝莓酱,还有鲜美无比的冷水鱼。胖大嫂唱的俄罗斯小调成了我们佐餐的小菜,热闹又丰盛的乡村午饭,让人至今回味。村里人的小木屋,鲜花环绕,洁净的空气中鲜花怒放,那么天然,那么随意……

关键词:草原,额尔古纳,湿地

责任编辑:董云鹏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