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游 还要“走好最后一公里”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9 08:5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长沙各大公园景区内人流量井喷,市民不文明出游的行为也不少。清明节当天,岳麓山垃圾装满4辆车;长沙园林生态园、世界之窗等地,也常有市民折断郁金香或踩到花田中央拍照。

  公众一天比一天热衷健康、阳光的生活,享受惬意、舒适的环境,这些证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更高层面精神、心灵的需求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哲学。这是一种进步,但如果这种进步没有文明方式的配套,这些追求很可能会变成一场“对大自然的破坏”。

  在各大景点,这种“破坏行为”着实不少:有人无视“禁止”提醒爬雕塑、摘花朵、踏草坪、信手涂鸦;有人随地小便、乱停车辆、向动物扔砸物品……面对美景,一些人下意识想到的不是欣赏和敬畏,而是占有或刻下自己的印记;面对公共设施,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资源匮乏条件下如何捷足先得、满足自己;面对动物、植物,一些人急切地把“娱乐”精神发扬光大,而全然没有考虑动植物的“感受”。

  看来,文明出游,还要“走好”文明行为这“最后一公里”。想到这一点,我们不妨换一换思维,把微词与抱怨变成一种建设。

  比如,人们在出行前,能不能先研习研习文明旅游这门功课。准备旅游物品时,多备上几个塑料袋;浏览景区地图时,留意一下哪里有厕所、果皮箱。比如,旅游景点能不能把服务做得更细些。在游人如织的地方多一些休息的坐椅、方便的厕所,那些践踏草坪、随地便溺的行为应该会大大减少。比如,能不能多多发挥公益组织、志愿者的作用。在那些需要指引的景点,一名志愿者的微笑或引导,远远胜过一堆硬生生的“禁止”标识。

  近年来,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眼,出游之路走得文明、健康,以自身文明行为换回人人之乐,才能不负了这满眼春光。(欧阳金雨)

关键词:清明,长沙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崔梦琳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