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布莱顿 细品“甜品”之味(图)
国王行宫:神秘色彩与异国情调 布莱顿不仅是平民的伊甸乐园,也是国王的度假天堂,这里最出名的建筑就是英王乔治四世在海边隐居的行宫(Royal Pavilion)。 从海边沿着东街向城里穿过两条小巷,就到了Royal Pavilion。那是建筑师约翰·纳什在19世纪初设计的奇妙宫殿,其外观颇有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伊斯兰的建筑风格。而内部据说又充满了中国情调,采用了很多龙的纹饰作为设计主题。 这个季节是海滨度假胜地的淡季,游客稀少,松鼠在草地与灌木间窸窸窣窣地寻找食物。行宫也趁着淡季开始了内部维修,我无法看到传说中的中式装潢,只好静立欣赏在枯干间掩衬着,栉比的穹顶、帐篷与尖塔。 行宫建筑布局错落,每部分建筑上都有“洋葱头”一样的穹顶,穹顶上环绕着开了一排圆窗。在每一个穹顶的四角又配套竖立着四囱尖塔,尖塔的底座仿佛莲花,顶端的造型又仿佛日式庭院的石灯或寺庙前的香炉。那墙头和开窗的装饰也是充满了各色花瓣、三角、蛛网和“洋葱头”的形状,这快乐的拼凑肯定让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们也自叹不如。 在行宫旁边,是Pavilion剧院,剧院依旧有伊斯兰的穹顶;米白色围墙的顶端,是如花瓣状西域风格的雉堞;墙身上窗洞的拱券,不像哥特式的高挑、文艺复兴的厚重,而是装饰着像花瓣状的伊斯兰纹饰。 这组造型奇异古怪的建筑应该算是哥特复兴的产物。哥特复兴是18、19世纪在英美出现的一股哥特式建筑复兴潮流,其早期在英国出现时明显带有嬉戏的意味,到19世纪才逐渐被建筑师严肃地运用于各类公共建筑。那个时代,哥特与东方建筑所代表的含义是一致的,都是充满了神秘与古怪色彩的异国情调。 乔治四世行宫周围的大街、小巷布满了礼品店、服装摊、精品屋,还有餐厅、咖啡馆、酒吧、发廊、旅游接待站……这些建筑大多是三四层楼,建筑风格和材料因修建年代不同而各异,青石、红砖、白灰墙,都带着布莱顿精巧和随意的性格。小剧场、博物馆、图书馆、市民中心这些大型的公共建筑也穿插在其间,无论是好友结伴逛街、恋人牵手漫步,还是自己一个人悠哉地游荡,都感到舒适、恬静。享受着悠闲的也不只是游客,信天翁也被感染了,它们一会儿在餐桌上溜达着找找面包渣,一会儿又对着店铺的橱窗照照镜子,明显也沾染了皇家行宫的贵族气。 海中栈桥:金色的童话世界 到布莱顿另外一个必去的地方是Pier,那是一个长长的深入海中的栈桥,上面布满了各类餐饮娱乐店面,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游乐场。 当我走到Pier的时候,已接近黄昏,站在深入海中的栈桥,被晚霞中的云天大海从三面拥抱。天空中飞满了七彩的流云,西下的太阳正好落在贴近海面的云层之后,而这厚厚的云层又正好退到了海天之间消散开去。于是,那一道横在海天间无云的天中便被夕阳浸染了金黄,这一道横着的金黄向上与破云而出的太阳相连,向下又在海面上影射出一条金色的波澜直到面前。这一竖一横,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黄色十字架,毫无顾忌地展现在整个天宇,在它那耀眼的光彩下,云朵、海水,周边其他的一切颜色都变得骤然暗淡无光。 布莱顿是英国著名水彩画家特纳当年进行风景写生的地方,而只有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特纳在画中会那样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橙黄,以至于有批评者说他的画是打翻了的黄色颜料桶。 冬季海边的黄昏,天气真的冷了起来。我顺着长长的栈桥继续流连,周边没有什么游客,仿佛是我自己一个人飘荡在海上,或是游走在童话里。 行到栈桥的尽头,是那海中的游乐场,孩子们对游戏的热爱是超越季节与时间的,而这游戏也就是他们眼中的生活。过山车、摩天轮、海盗船、旋转木马,在海天的落霞之间梦幻般地翻滚着,七彩的灯光也已点燃,晶莹剔透,在游乐场特有的电子音乐中闪烁,那简直就是在海里升起的一个童话世界。 快乐的孩子飞跑着从我身边掠过,有的却也不忘向我这个异乡人灿烂地打个招呼。布莱顿也许就是这样不同于伦敦和英格兰其他雨雾中的地方,不只是这游乐场,还有南部海边特有的气候,更能使人快乐成长,忘却烦恼。 但布莱顿毕竟还是英格兰,才想到雨雾,雨雾就来了。 我从栈桥恋恋不舍地跑回岸上,穿行过灯火点缀下湿漉的街市和店铺,终于在花园街的一个咖啡店坐了下来。新鲜的面包和热气腾腾的咖啡,就是童话中雨夜最好的晚餐。断断续续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把夜空洗涤成一块蓝色的宝石,那深蓝纯粹的无法描绘,晶莹地放着光芒。太阳这时应已落入了海中,夜空中宝石深蓝的光芒又从何而来呢?这也许很难找出答案,却真的是布莱顿童话中的现实。鹅黄的灯光,紫色的白墙,清澈的橱窗,五彩的涂鸦,路人的金发,杯中的咖啡,手里的杯子,还有面对这一切的我,都笼罩在了碧蓝的宝石里,也都成了布莱顿童话中的一部分。 |
关键词:布莱顿,游乐场,英格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