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客”,三个年轻人的传媒蓝海
本期写字楼 万达广场 李广,28岁 本期石漂客□文/图本报记者 安文联三个年轻人,不甘心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凑在一起想做点事。他们中一个曾是公路设计的户外踏勘,一个是广告公司的销售,另外一个是一家培训机构的销售,在到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大学生创业的,也想注册公司,短暂地交流后,相互感兴趣,把那位大学生也拉了进来。 “户外踏勘”叫李广,28岁。“我们是‘甲客’,也想做‘甲客’传媒。” 什么是“甲客”? “甲客”一词之“甲”,意指汽车外壳,“客”即从事某种活动的群体。简单讲就是私家车一族,在自己的车身上粘贴广告,并以此从商家那里拿到一定额度的佣金,减轻养车的负担。 李广说:“车主如果每月从广告上收入两百元左右,几乎就够一半的油钱,如果是大一点的城市,收入可能还要高。” 一期广告,顶多在车上贴两个月,这是李广为它设计的周期,揭下广告后,车身色彩几乎不受任何影响,而且鲜艳的车身广告还能避免车辆被盗。用爱车赚钱,在油价高涨的今天,是不是对车主有一点诱惑? 其实,这样的车身广告在中国也不是新鲜事儿了,粗略统计,通过互联网从事私家车车身广告业务的网站、论坛不下30家,他们都属于这个群体———“甲客”。现在李广们要做的,是石家庄本土“甲客”的“头儿”。 他们的组合模式类似于《中国合伙人》中的角色:李广是负责创意,公司是他发起的;曾做过广告销售的,手里可能有一定的广告资源;做过培训的,手里有一定的客户资源。李广最年长,28岁,另外两个合伙人,一个人26岁,一个25岁。三个人凑了30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 李广说,他们去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商广科的说,支持他们这种作法,只要广告是备案的,合法的,支持。李广说,车检那里,基本也通过了,只要检车时拿来工商的广告备案,没问题。公交车不也喷涂了广告么? 唯一觉得我们不靠谱的,就是广告商。李广说,大家听到我们的创意,都感兴趣,但都不想做尝鲜者,万一广告没效果,不白投了吗? 他说,其实自己在成立公司前,就做过“甲客”,替一家白酒公司贴过广告,号召同事、朋友都贴,赚了点白酒。知道这个市场很大后,才毅然辞职,成立专门的传媒公司。 国内的“甲客”市场,发展最好的,应属南京。“我了解的数据是,在南京有超过九万名注册会员。西安市有超过六万名会员,即使是山西的运城市,做的也不错。石家庄为什么不行?” 李广的公司,目前主要是靠互联网注册会员,目前大概有600多名会员。他测算过,如果会员超过一万名,就会带来明显的传播效果。“石家庄的出租车不到一万辆,大街上,每五辆车中就有一辆是出租车,如果能达到一万这个基数,做事就非常方便了。”目前,李广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网站发展会员,发展速度有点慢,“主要是知名度不够高。” 在会员注册时,李广要求会员填写公司和家庭住址,确定每天主要的行驶区域,另外是要求车型,因为有的广告可能对汽车的标准有一定要求。 他说,目前公司刚成立不久,在谈一个大点儿的广告客户,客户要求所有的车辆价格不低于十五万元,如果他有足够的会员,或者和车友会联系,难度不太大。 李广的另一个赚钱思路是:让会员的车上随车携带一定的产品,比如白酒。“给他放上一箱,他的车子无论开到哪里,朋友见了车身广告,都会感兴趣,而朋友的朋友也会发生兴趣,这样,车上的白酒可能会产生销售,会员销售了产品,公司可以给他提成的。” 李广说,他们四个年轻人做的是三赢的事业:私家车主、广告商、自己。这是一种崭新的、精准的、体验式的全新媒体,他们致力于修补、创造、链接新的传播链条,社会发展这么快,步子这么大,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就像《中国合伙人》那样做,就有机会。
|
关键词:甲客,中国合伙人,车贴广告,车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