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石家庄”何为“根脉”?
石家庄市所属范围内的最著名景点,莫过于平山县的西柏坡和赵县的赵州桥。一处是革命圣地;一个是被世界建筑学家称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的千年古建。令笔者在采访中为之一振的是,这两处享誉国内外的景区,在创建旅游品牌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为推动“大西柏坡”战略的顺利实施,平山县环保、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三排”企业重拳出击,对全县所有工矿企业进行详细检查,依法查处关闭了3家违法排污企业,积极为“大西柏坡”建设创建良好生态环境。同时,该县把发展低碳经济提上议事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绿化美化与节能减排并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培育良好生态文明。上世纪80年代,石家庄市境内流动的洨河之水,随着沿线企业增多、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导致赵州桥下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纳污河”。近年,在省、市、县多方努力下,实施了赵州桥北溢洪道污水“明排改暗涵”的排污工程,污水经涵洞导流,在涵洞上方注入清水与赵州桥下原河道形成可循环流动的景观水系,结束了30多年来洨河污水对赵州桥景区游览环境带来的困扰和影响。 无数事实证明,一处文化底蕴厚重、享誉国内外的景区,投巨资修复、修缮、装饰,增添设施,只是美化一株大树的“树冠”,而保持一方水土的良好生态环境才是维系“大树”枝繁叶茂的“根脉”。培育、滋养、维护大树的根脉,绝非一片呼吁、一个号令、几个措施,一次改善可以一了百了,要常抓不懈、专人专管、细心呵护、兼顾周边,落实相干法规,及时制止一切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 再以“树木之美根为重”举例:养树浇水,为的是根脉水源丰沛,滋养全树枝叶,但何时浇水?怎样浇水?浇灌什么水?涉及很多专业问题,如果只重形式而不顾效果,也会让大树的根脉受损。去年中秋节前,有“香火鼎盛、放生成景”历史记载的北京什刹海景区,就因为有人把近千斤人工饲养的鲶鱼以放生形式送入湖中,鲶鱼因不适应水体环境导致大量死亡继而污染水源(据《北京晚报》报道)。在历史文化景区放生,看似是一件关爱生命、倡导善念的好事,一旦忽略相关知识,就有可能变放生为杀生,就有可能让绿水变为臭水。 一处知名景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像“浇树育根”一样,不能只顾眼前“一片绿色”,一株大树的寿命与健壮,有时与周边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再回叙赵州桥的话题。赵州桥下的水,眼下虽然较为清澈,但还有美中不足:因为桥下的水仅是一湖死水,只有洨河上游的水全面治理好,桥下的水才能真正流动起来,形成当年“水在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的美景。 由此可见,一座城市创建高端旅游品牌“路漫漫其修远”。亟待相关人士不断“上下求索。” |
关键词:石家庄,西柏坡,生态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