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好吃面条 你最爱哪一口儿
四川担担面 关于担担面,因最早由挑着担子的小贩沿街叫卖而得名。担担面的出名,却在于它的调味和独特的面臊。 面臊,其实就是外省人叫的面卤或是浇头。担担面的面臊通常被叫做“脆臊”,一听名字就知道好吃,制作起来也不麻烦: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甜面酱用少许油解散;然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然后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干水分,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然后放入适量的甜面酱炒香,肉末呈现诱人的茶色(如果颜色较浅,可以加少许酱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了。面条煮熟后,捞入已调味的碗中,撒上少许的面臊就可以了。 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吸溜一大碗,拌着肉臊子喝调料汤,偶尔在家还会泡上一小碗隔夜饭,最后的葱花都连喝带嚼地吃下,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杭州片儿川 面原本是中国北方人的专利,不过说到杭州的片儿川,恐怕是南方面食中的一绝。 说起片儿川的原料,其实很简单,猪肉片、冬笋片和雪菜,后两种料是典型的江南菜。和北方面的绵软口感有着大不同的是,片儿川非常讲究面的筋道,一定要生面落锅。 猪肉片、冬笋片和雪菜,不仅吃起来有软硬之分,甚至色泽上也有深浅之分,这大概也是江南人崇尚食物精致的一个绝好例子。片儿川的汤,也和北方的清汤有很大的不同。南方人几乎都相信汤能进补,而且越是浓汤越佳,而一碗正宗的片儿川,它用的汤也必须是浓汤。 昆山奥灶面 一碗正宗的奥灶面,功夫都在汤里。面汤分为红白两种,白汤是以老鸡、老鸭加上猪腿骨熬制而成。红汤更有说头,青鱼宰杀,从捕、宰杀、洗涤,直到厨房烹制,要做到“鱼不落地”。鱼身上的鱼头、鱼尾、鱼肝、鱼油、鱼鳞都不扔掉的。用鱼身上的东西加上剔去肉的鳝鱼骨头、螺蛳、鸡骨头来吊汤,味道比原汁鱼汤还要鲜美。 奥灶面最注重五热: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实际上诀窍在于煮面的火候。面煮到九成熟还有硬芯时捞到热碗盛的热汤内,端到客人面前正好十成熟。所以,一根根都十分挺括,像古代仕女们的发髻一样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一般来说,客人大多是用过正餐后再来上一碗抚慰下肚皮。 镇江锅盖面 镇江有“三怪”,所谓“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是镇江的锅盖面特色的高度概括。大锅下面,锅里漂着小锅盖煮面,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面条贴在锅盖下,水在其周边沸腾,水与锅盖之间没有空隙,煮熟的面条就很筋道。而杉木锅盖特有的木香也为面汤增加了另一重鲜味。 锅盖面浇头原料都为镇江地产,有长鱼、腰花、肴肉、碎肉、占肉、牛肉、鸡蛋、猪肝、干丝、素菜等,各色各样的浇头,烫在面汤里,却香在碗里。 吉林延吉冷面 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的。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夏日的炎热统统抛到“面铺”外。 冷面汤,冰凉酸辣、沁人心脾,喝上一口,身上的热意顿时全消。 牛肉片的味道比较淡,冷面呈黑咖啡色,半透明状,嚼在口里十分筋道,和着面里的泡菜吃下去,甜中带点酸,软中带着泡菜的脆,再加上汤汁里辣酱的味道,整个口腔仿佛都是为它而生的,一会儿就发现满满一大碗面已经“见底”了。 |
关键词:中国,美食,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