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剪纸中的民俗
找媳妇要巧的 找媳妇要巧的,在安塞县高桥乡听陈生兰大娘讲,过去给娃找媳妇,进门先不看姑娘俊丑,而把视线在窗子、炕围上扫上一圈,然后再细看几个窗花,就知道这个姑娘的本事歪好了。这里有个乡俗,人们认为谁家姑娘的花剪得好,谁家姑娘就聪明,就能料理好家务,日子肯定能过得红火。在关中流传着“一看窗子二看帘,再看媳妇蛮不蛮(漂亮)”的说法。看窗子是看窗花,看门帘就是看绣的花,仍是以看剪花好坏来评价姑娘是否聪敏。 从各县普查中发现,凡剪纸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点,从小手儿巧,聪明伶俐,基本上都是在十一二岁开始就能冒剪(指不参照样子)各种花样,能说会道,很有心计。结婚后,很会处理家务中的大小事情,儿女也都较有出息,在村里大多当过村干部,个性强,而且一巧百巧,是村里的大能人。延川县高凤莲大娘,多年担任农村基层领导,在乡里县里也颇有名气。她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很讲究,家规严厉,村上的红白喜事都离不了她主持料理。她把家安排得很舒心,儿女都在县城工作,自己在家经营责任田,果园收入可观。在他儿子的院子里,我见到一棵梨树开有几种花,高凤莲大娘说是她给嫁接的,有红富士、酥梨、梅李等优良品种。县文化馆干部讲,尊她的人说她是个能人,服她的人说她是个绝人,嫉她的人说她是只母老虎。总之是个性很强,很有本事的农村大娘。 走进洛川县剪纸巧手杨梅英家,立刻就能感到杨梅英是一个非常利落能干的妇女。院子、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里的菜园种植着不少花草,到春夏两季,满院花儿开放,香气袭人。杨梅英喜爱剪花,喜欢唱戏,能裁剪衣服,还开过理发店。听她讲,她开理发店没有专门拜师学艺,只是闲时爱到理发店转悠,看理发师的一招一式,回家后给家人和周围的邻里理理发,然后便办起了理发店,里里外外就忙她一人,生意还不错。她剪花剪得好、速度快、造型奇特。她绣花,捏面花、画画数全村第一。1990年,她又想起涅泥塑来,自己跑上百里路选土拉土,又设法自己动手建窑烧制。在家里,她大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村里婚丧大事自然离不了她。村上的人说杨梅英是个强性子,事事都能干出个名堂。 安塞县庙湾村高金爱大娘已是82岁高龄的人了,仍操持着全家12口人的生活和各种大小事。年轻时她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村上给娃说媳妇,嫁女儿,邻里夫妻打架斗嘴,都是请她去说和。她说出话来风趣幽默,说媒了事都能处理得大家满意。 旬邑县库淑兰大娘出口成章,使搞文学的同志也惊叹不已。安塞县常振芳、白凤莲、曹佃祥、李秀芳,延长县李玉换、刘兰英,洛川县王兰畔等等著名的剪纸高手都是当地绝顶聪敏的妇女。从各县剪纸创作班中看,剪花好的女子学什么都快,以上例子可以充分看出,农村剪花好的妇女普遍聪明,以农村人朴素的想法,聪明的母亲,生下孩子也聪明。因此,陕北给娃看媳妇有句粗话叫“逮猪娃先看母猪”,因为儿女性情多随娘舅。农村人讲实际,为了给娃找个有本事又聪明的媳妇,才有了“先看手儿巧,再问人俊丑”的习俗。 剪纸是妇女的“文化”。花剪得好坏,花样子记得多少,就能说明“文化”程度的高低,才能的大小,也是当时评价妇女聪敏的惟一标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镢头和镰刀是男人们做农活的工具,剪刀与针线乃是妇女们主持家庭生活的工具。男主外女主内,妇女们织布纺线,缝衣做饭,打扮儿女,孝敬老人,美化庭院,四时八节都由妇女们操持完成。这个分工使妇女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创造者和承传者。女红是妇女们的必修课,剪纸自然是最为基础的造型训练课程。“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生小子,要好的,骑红马,带顶子。”这是陕北流传下来的歌谣。生的女儿要手巧,能不照样子剪出各种花样;生的儿子要读书做官,这是当时对儿女们的最高期望。可以看出对妇女剪花何等重视,难怪在1979年全省民间剪纸普查时发现,凡在45岁以上的妇女中,几乎都能剪花。在陕北,至今沿袭老祖宗留下的习俗和分工。男人们说:“剪花花是妇女们干的事。”谁家男人喜欢剪龙描凤,妇女们觉得很新鲜:“男人干女人的事!”好像剪纸是妇女的专利。 炽热的春节剪纸艺术活动 春节是华夏民族的重大节日。过春节,陕西农村大部分地区仍沿袭着传统习俗。剪窗花、贴窗花是其传统习俗中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陕北至今较完整地保持着祖先留下的这种习俗。陕北老乡认为贴窗可以避邪,所以家家户户的门窗上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就连孤身老汉也要向巧媳妇们讨要几幅剪纸帖在窗子上,图个来年大吉,谁家不贴窗花,被称为“瞎眼窗子”,是不吉祥的征兆。 春节的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满窗满墙的剪纸艺术品。门上、墙上、筷篓、米缸上的,炕围、桌裙、神龛上的,红红绿绿的牛羊猪狗、鸡鸭鸟禽、狮子老虎、瓜果鱼虫,把室内室外打扮得五彩缤纷。到了初一,家家户户相互拜年,先给长辈拜,然后到亲戚家登门贺年。拜年的同时,少不了参观各家的窗花、门花和墙花。客人们坐在热炕上,喝着米酒,评点着窗花,感受喜庆的欢乐,也得到了艺术享受。农家妇女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串门,欣赏着各家的窗花,相互学习,有了好的花样,自然要摹下来,作为收藏和学习的样稿。 陕北安塞县砖窑湾乡井坪河村的潘长旺老人,今年78岁。她说:“井坪河住的人家不多,离乡上40多里,很不方便,至今拖拉机都见不上,但村里人过年很讲究。一进入腊月天,婆姨女子除忙着做年茶饭外,就是为过年准备窗花。我最忙也是最高兴的事就是剪花。户大人多,要把十几架门窗打扮好,很费事。农村的窗子都是三十六格窗,我喜欢剪窗云子花,就是根据三十六个方格进行安排,中间剪个方转或圆转花,四周贴小窗花,转边剪一圈花,每架窗云子安排都不能一样。初一早上,村上的婆姨们相伙着到我家来看窗花,然后相伙着到各家看,有时几个村都转一遍,像比赛一样,看谁剪得好,婆姨们都说我窗云子安排得好,说我把窗花剪的细细价,又好看又不影响光线。我们这道川就数杨家曹佃祥剪花好,剪的老虎眼睛睁得明格铮铮的,可有精神了。”高桥乡徐清村的陈生兰大娘说:“老百姓就爱剪老先人留下的古时花样,有情趣,讲究大,能辟邪。我过年就爱剪‘艾虎’、‘蛇盘兔’,还做些‘瓜子娃娃’。文化革命那几年,不让剪这些‘封资修’,说是‘四旧’,我不管这些,照样剪,贴在门窗上,农村人就爱贴个‘蛇盘兔’,人们常说:‘蛇盘兔必定富。’过年嘛,图个吉祥。” 春节家家户户都敬有灶君、财神、土地神等诸神位。神龛上都要剪一幅“挂帘”贴上,起遮挡作用。从镂空的空隙中能隐约看出“神”的形象或牌位,既美观,也给年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挂帘多为折剪,构图匀称,气势宏大、尺寸不等。主要是根据神龛的大小而定,安塞县白凤莲大娘是剪传统挂帘的高手。她剪的一幅灶君挂帘,中间剪出窑洞及门窗,门前站着一个守门娃,两边对称地剪出猪、狗、马等家畜,下面剪出鸡、鸟、鱼、福纹等连续纹饰,周围用云勾、云头、牡丹作花边。她解释说:“剪挂帘都有讲究,不能乱剪。牛羊猪马象征家里富裕,但不能把驴、兔等剪进去,因为农村人称驴为‘鬼驴’,野兔不进家门,兔为阴,凡阴性动物不可剪进挂帘里。灶君挂帘都要剪出鸡和狗来,鸡称‘灶鸡’,狗叫‘灶狗’,如媳妇不贤慧,不守规矩,不认真做饭,灶君就会放出灶鸡、灶狗来惩罚媳妇。云勾、云头,陕北土语中荣、云音不分,皆取荣音。牡丹表示富贵,云和牡丹的谐音为‘荣华富贵’万万年的意思。” 传统的财神挂帘纹饰以摇钱树、元宝、贯钱、鹿(禄)、莲鱼(连年有鱼)等纹样为主。如要剪门窗必须剪一个守门娃娃,意为财不外流。有些挂帘剪一个民间传统的大◆(寿)字纹,周围用富贵、万字纹和摇钱树相连,有些还用双鱼瓶、双葫芦、蛇盘兔等做装饰,非常古朴。 春节的炕围剪纸是农家的大型剪纸壁饰。大多取材于有趣的习俗内容,也有传说故事、连续性的图案等。安塞县高桥乡寨子湾的李桂莲大娘讲:“过去,婆姨女子寒冬腊月没有多大事,喜欢买几张红纸打扮自己的窑,打扮炕围子。我在娘家时,最爱剪‘引新媳妇’。过去引媳妇可好看了,前边是吹手,下来有四个骑着骡子的引人婆姨,每个人手上拿一块手绢;中间是马抬的轿,轿里的媳妇常是哭鼻子;轿后是娘家送女的婆姨,也是骑着骡子。我常剪一串一串的引人队伍,转圈贴在炕围上,可红火了。惹得村上的人都来我家看,一些婆姨女子来摹样子。我还剪过‘老鼠嫁女’、‘打腰鼓’。”陕北的炕围剪纸相当随意。构图上也不太讲究,有时是婆婆、媳妇、女儿合作剪成,只要有情趣,把炕围打扮得“花花的”就行。曹佃祥家的炕围花是先用旧报纸裱墙,然后将大小不等的狮子、老虎、牛羊、人物、花鸟转圈贴在炕围上,像原始壁画。富县的炕围是用各种色纸把花、鸟剪出来,有节奏地贴在炕围上,再用毛笔蘸墨汁或蓝墨水画出枝干,使花叶连成一片。 在洛川、富县、黄陵一带,春节室内的大幅剪纸要数“碗架云子花”。碗架就是放碗放罐的架子,长2米,高1.8米,靠窑掌正中摆放。碗架上方贴一排八开纸大小的、用煤油灯熏制而成的剪纸黑白图案,似门笺的造型,同民间蓝花瓷碗,黑釉陶罐等形成了一个十分典雅的色调,碗架两边用彩色纸剪成的花儿、叶儿和飞鸟,然后贴在高1.2米,宽0.2米的白纸上,画出花儿的枝干,便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剪纸画,妇女们称它为“对子花”,为碗架也为居室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生命的呐喊 在陕西,娶媳妇、出嫁女儿少不了剪纸,这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农村人自不必说,城里人过年未必贴剪纸,但结婚、嫁女的洞房、陪妆上总要找会剪花的妇女剪些喜花,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以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 在黄土高原的陕北及渭北大部分山区,仍保留着传统的婚嫁习俗。婚嫁中的剪纸及刺绣纹样同样承接着古老的内容,用以烘托喜庆气氛和性的启示。听老婆婆们讲,过去娃娃们结婚早,不懂事,长辈又不能明讲,剪些“鹰踏兔”、“鱼戏莲”、“扣碗”娃娃就能解下。结婚用的剪纸多半是请门中的嫂嫂来剪,或是请村中的剪纸高手来剪。从内容上看,都围绕着生殖繁衍的主题创作。 象征阳性的石榴、金鸡、鹰、狮、龙、蛇、鱼,象征阴性的莲花、牡丹、兔子、绣球、贯钱,象征多子的猪、蝶、蛙、南瓜、葡萄等,经妇女们巧妙构思,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蛇盘兔、鹰踏兔、狮子滚绣球、鱼戏莲、石榴坐牡丹等内容,在婚嫁剪纸中占了主要位置。还将寓意生子的喜花编成有趣吉语,如“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石榴赛牡丹,赛下一铺滩”,“身下设个聚宝盆,新娘一定生贵人”,“仙桃对莲花,两口子生下个胖娃娃”。把生殖繁衍的活动过程用有寓意的艺术形象暗示出来。 陕北人把洞房叫“帐房窑”,新媳妇进门先要坐帐,在帐房窑的顶部或炕墙中央要剪一幅整张纸大的转花,叫做“坐帐花”。陕北人结婚,帐房窑内家具可以不放,但“坐帐花”却不能少。坐帐花的内容必须是以生殖繁衍为内容的莲花、牡丹、石榴、笙、童子、佛手等纹样组成的图案,不管家境贫富,洞房都要布置得大方得体。新婚媳妇入洞房后,由父母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为她上头。上头将包斗(装有五谷的斗)放在坐帐花的下边,新娘新郎背靠背坐在包斗上,年长的妇女用双齿木梳将新娘的头发搭在新郎的头上梳理,叫做“上头”。梳理时还要唱歌谣,而这歌谣正是坐帐花的主题。 在洛川,新娘新郎结婚仪式是拜双雁,剪一幅“双雁”大红字贴在正厅,双双跪拜。在延安、绥德一带,剪双喜字贴在房门窗正中是近些年的事。而在60年代前,是剪一幅“蛇盘兔”或“莲生贵子”等喜花贴在门窗正中。“蛇盘兔”是陕北人最喜欢的传统纹样,意思是,如果男的属蛇,娶下属兔的女子是最好不过了,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这个纹样还用于春节的窗花中,祈盼过上富裕的日子。据考证,这幅剪纸内容实际是阴阳结合的寓意,蛇(龙)为阳,兔(或子)为阴,是生殖崇拜的图腾纹样,关中人结婚,大多喜欢用鸳鸯、莲、鱼、龙、凤等为内容,同陕北坐帐花大同小异。陕西各地农村、城镇,在出嫁女儿时有个共同的习俗,陪嫁的嫁妆中件件都要放置或贴上喜花。喜花有整开纸大的,也有方寸大的,各有用场。在乾县,洞房中除门窗、墙壁上贴有喜花外,桌椅、箱柜、电视、冰箱、床上等哪一件都不能少。女方的嫁妆上要剪一幅大喜花覆在上面,接新娘的汽车要在车前贴一幅大喜花,作为引新媳妇的标志。凤翔县新婚媳妇回门,娘家妈要准备两双红筷子,上面贴一幅寸宽和筷子等长的“莲生贵子”的“筷子花”,交给女儿带回婆家,以企盼女儿早得贵子。 巫术与剪纸 在陕西一些较为偏僻的农村,一些源于原始巫术的习俗尚有孑遗,因此,与巫术有关的剪纸也就能见到。在陕北,“瓜籽娃娃”、“守门娃娃”在春节时几乎每家都贴,以用来防病魔和邪气入室。正月初七是“人日”,陕北人把这天当作扶运气的好日子,农家妇女剪一绿色的“鹿”,一只红色的“马”,对贴在窑内最显眼的墙上,鹿、马下方贴用黄表纸做成的三角形香炉。上香的同时,口中还要念叨“马、马你吃草,一年的运气都扶好……”以祈祷事事如意。80年代初,安塞县文化馆办剪纸创作班,让大家剪些有关巫术方面的老式剪纸,老婆婆们都不肯剪。原来,这类剪纸除非家里有不幸的事发生,才请神汉或神婆来或自己用黄表纸剪人念咒语以除妖,平日无事是不能随意乱剪这类剪纸的。 听潘长旺老人讲:如儿女在外被惊吓,母亲剪下“叫魂娃娃”,赶到受惊吓的地方,然后一边向回走,一边呼喊娃的名字,××我娃快回来,××我娃快回来。回到家把“叫魂娃娃”的剪纸放到娃娃的身上,魂就回来了。孩子被惊吓,只有母亲的召唤才最灵。还有一种是剪两个人形手拉手走过来,说是“叫魂娃娃”引着孩子的魂回来了。 安塞县常振芳老人曾这样讲述自己的遭遇——她一生生育过十一个孩子,只活下来一个女儿,其他娃娃都是长到二岁时夭折,急得她得了精神病,当生养第十个娃时,村上人给她请了个巫师。巫师看了看娃,看了看家,说你这个娃可能还要被“吃娃鬼”吃掉。想保住下个娃娃的命,我给你教个方子……这个娃长到二岁多时,果然又得了怪病,手足痉挛,口眼歪斜,看着又不行了。她按巫师吩咐,赶紧剪了个黄纸人人,放在娃娃睡觉的地方,口中反复念道:“纸人纸人你是听,你和我娃一胎生,卧龙床上快捉吃娃娃的鬼……”不等娃咽气,便狠狠地把娃掼了出去,血溅了一墙,她疯了似地嚎叫:“看你再来吃我娃!看你再来吃我娃!我跟你拼了……”这就是巫师密授她的方子,目的不叫“吃娃鬼”再来吃下一个。后来她生养了个女儿,活了下来,现已四十多岁。 许多大娘都会剪巫术方面的剪纸,懂治神神鬼鬼的事。安塞县文化馆办民间剪纸创作班时,县城一位干部的孩子时常有病,有位老婆婆到他家看了看,认为是邪气所致,便悄悄地剪了只“艾虎”贴在这位干部的门上,并对其婆姨说,家里有了邪气,娃娃才有病,贴上个“艾虎”挡一挡邪气。农村人都是这种治法,“虎是山中王,镇宅保安康”,以后娃就不会再得病了。关中西部的“送病娃娃”是剪一个骑马人或飞人,骑马的意思是祈求神灵骑马腾飞招魂快速附体、快速除病。家里人拿着纸人用火点着在病人身上绕一绕,一边念叨着说:“送子头上头上轻,送子身上身上轻,送散了,不见了,病不再犯了。”纸烧完了,往水碗里一扔,然后把水倒在十字路口,送走恶鬼,病就除了。 千阳县民俗,如果妇女不生小孩或生养了孩子不好存活,就要请专职巫师进行安床,巫师剪七个手拉手的一串娃娃,天不明时贴在门口驱邪挡鬼,保护娃娃的平安。 1994年春,陕北大部分农家户户剪一幅“猪”的剪纸贴在门上,传说是将有瘟疫流行,剪猪贴于门上,可保全家平安无事。1995年春,西安郊县及关中部分农家,门上贴一对红纸剪成的“虎”,下方倒贴一幅“裤子”的剪纸。问其原因,说是今年有“邪”,贴上虎和裤子可以免灾。2003年5月防“非典”,陕北几乎家家门上贴对青牛,还写上:我是上天一青牛,不吃人间荤和料,专吃“非典”小鬼头。 上了年龄的老大娘都剪过“扫天媳妇”。每到霪雨霏霏,连日不止之时,剪一个梳髻叉腿,手举笤帚,站在梯子或高凳凳上作扫天状的纸人,用红线系挂在院子里或贴在墙上以止雨。兴平县农村有一种“簸箕女”和“棒槌女”的剪纸,簸箕女双手簸着簸箕,棒槌女双膝跪地,手拄棒槌。当阴雨不止时,贴在墙上,贴时念道: “大头娃,簸簸箕, 你把黑云簸过去; 棒槌棒,把儿朝上,天阴下雨能阻挡。” 而当久旱不雨时,洛川有个古俗,就是剪一个头朝下的娃娃,贴在水缸上来祈雨…… 其实,所有的民俗剪纸追其起源都是原始巫术习俗有难分难解的渊源。如春节的剪纸窗花,陕北农村老人认为是为了辟邪纳福,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贴“瓜子娃娃”、“守门娃娃”,为了防瘟疫、保安康;贴门神、大公鸡、牛,可防鬼怪妖魔入室;室内贴老虎、狮子用以镇宅。神龛挂帘、门帘等装饰剪纸,剪时也是态度十分虔诚,以求神灵的保佑。再如婚嫁剪纸中的“麒麟送子”、“莲生贵子”、“蛇盘兔”等纹式都含有祈盼人丁兴旺的寓意。 可以说,民俗剪纸艺术,究其根源首先出自巫术信仰的动机,其次才是审美的追求。有了巫术信仰,有了民俗精神内涵、剪纸作为它们的物质文化载体才能在民间绵延不断,同时美的世界才得以创造出来。不过,直接用于巫术治病的叫魂娃娃、疗疳娃娃、驱病娃娃、护生娃娃等,承袭着巫术文化的传统,作为理想的寄托,而没机会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随着巫术行为的结束,它便随火化为灰烬,变成了缕缕青烟,所以这类剪纸在剪法上古拙简练,意到就行,较多注重的是大的造型变化及面部刻画,以强调其精神感情和威摄力。 现在,农村青年都有文化,相信科学,家里人有病都能到医院及时治疗,农村巫神也少了。不过,近20多年笔者亲身经历过多次,有些信迷信的人谣传有什么邪气或瘟疫蔓延,或要剪猪,或要剪牛,贴在门上辟邪气,不少老年人还相信这些事,而年轻人根本不理会这些。 巫术及旧的习俗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将会剔除迷信思想,只将其美留在民间,这种美也许可以称作灵魂羽化后的“蜕壳”。 丧俗中的剪纸 丧俗中,剪纸艺术品的应用比较多样繁杂。老人逝世,农村称为“白事”,要过得热闹隆重,在灵堂的布置中,关中广大农村,大门前要悬挂出嫁女儿送来的“莽纸”;灵堂前安放遗像的“暖窝子”,和女儿或外甥送来的、贴有石榴莲花剪纸图案的“纸格子”及金男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等陪葬品安放两边。出殡的棺罩用彩纸糊成,上面贴有八仙人物、二十四孝及各种戏曲人物等剪纸。在千阳县,为了让死者在望乡台上和家人告别,乡民中便有大门之外挂望母纸的习俗。望母纸悬挂在二丈八尺或三丈六尺长的高杆上,筒状,先用芦苇、竹篾等做成圆形骨架,外用剪成贯钱的白纸粘接,长须及地,顶端有金银斗、白纸旗、纸吊牌、纸绣球等。陕北过白事,儿女们要为老人订购一套纸做“宅院”,供老人在冥间享用。丧葬用的陪葬品,关中老乡称“纸扎”,陕北老乡称“纸活”。一套有50多件,其中主要为宅院。宅院的布局及各种生活用具,似一个豪华的贵族庄园。楼台亭阁、仆人侍女、骡马牛羊、猪狗鸡鸭样样俱全,近十几年还发展有小轿车、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豪华设施。 我观察过农村妇女们制作“摇钱树”的工艺过程。先用芦苇杆扎成一个似花盆造型的底座框架,中间的“摇钱树”选用一枯树枝,不足地方用细钱丝补救。第二步,黑麻纸剪成条状,把框架,树枝缠裹一遍,底座用白粉连纸裱糊,树干刷上褐色。第三步,开始用各种彩色纸塑造“摇钱树”。树叶用绿纸剪好,一片片粘在树枝上,用金箔、银箔剪成一串串贯钱挂在树枝上;摇钱娃分头、手、脚、上肢、下肢、躯干等局部,分别剪出,然后拼贴为一个个动态各异的摇钱娃娃。底座的花草纹饰用各种色纸局部剪出,再用拼贴的手法打扮而成,边框部位剪富贵、万字花边装饰,一件有趣的“摇钱树”作品便完成了。 装饰“宅院”及其他丧葬品用的剪纸纹样,内容多是莲花、石榴、鱼、鹿等象征生命繁衍绵延的纹饰。关中除以上纹饰外,还有戏剧人物及八仙人物。在剪法上多用折叠剪法,速度很快,在人物和动物的剪法上,先剪大形,然后采用局部折叠剪出内部装饰,只求大的艺术效果。 纸扎工艺充分利用剪纸的技艺,用拼贴、叠摞、缕空、绘制、折叠等各种手法,以意象塑造装饰化的形体,努力营造出一种立体效果,创造出了丧俗剪纸艺术的各种形象。 我所了解的剪纸高手,大多能做纸扎活。而关中有专门经营丧葬用品的纸扎店,过去很长时期内生意曾经很红火,价钱也不低。农村开放搞活以来,由于经济发展了,日子也富足起来,丧葬中,儿女们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孝敬之心,陪葬的“纸扎”作工档次要求随即上扬起来,“宅院”规模要求越来越大。当然科学角度讲,这是陈规陋习,是一种浪费,不能提倡。但就传统民俗以及剪纸艺术而言,剪纸艺人和纸扎工匠确实创造了一种艺术大观,也渲染了民间丧俗的传统氛围。 剪纸艺术代代相传 陕西农家妇女喜爱剪花,更喜欢收集珍藏剪纸花样,一家人中,母女,婆媳各有自己的收藏册,而且把收藏花样视为一种精神财富。1979年9月,我在陕北安塞县西河口乡暖水泉村普查剪纸,延喜芳大娘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小包袱,说她婆婆一辈子就爱剪花、积攒花样,没有给我们攒下钱财,只有这包花样,让我们好好保存,留下作个念想。当层层裹着的包袱打开,看到近百幅珍藏很多年的传统花样,我震惊了。在高桥乡寨子湾村的张仲义家,他的母亲、媳妇及两个妹妹都有自己的收藏,张仲义母亲的收藏册中有刺绣花样,各种鞋样、针扎样,衣服样,自己创作的“抓髻娃娃”、“引媳妇”等人物剪纸。媳妇从娘家带来的枕头顶花样、窗花样,计有260多件。两个妹妹的花样比较杂乱,有传统花样,也有文革期间复剪下来的新窗花。安塞县化子坪川的胡凤莲老婆婆,不但剪得一手好花样,还是个花样收藏迷。看见谁家给儿子娶婆姨,她便要去转悠一圈,看窗子上是否有好的花样。春节,她在附近村、上下川,利用走亲戚的机会,各家好的窗花她一定要讨要过来。每次在县城参加剪纸创作班,她最为称心的就是收藏好花样,回家后放在当年结婚时陪嫁过来的红木箱子里,上了锁,轻易不给人看,连她的女儿、媳妇也不能随意翻看她的藏品。程征先生1979年在关中永寿县普查,听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说,她从小就跟母亲学剪花,出嫁时,嫁妆里有一本精致的册子,专藏针线和各种花样、窗花样。年已六旬的安玉芳大娘从箱子里拿出她珍藏了几十年的册子,里面有四把小剪,许多窗花样子,是出嫁时母亲送给她的纪念品…… 在农村,一个妇女如剪出一幅好的花样,很快便传得会村都知道了,大家急相替样,还发明了剪纸“替样”的好办法——油灯熏制。办法是选一块吸水性能适中的白纸,先把白纸和窗花喷湿,窗花放在白纸上自然就固定住了。然后用煤油灯的烟进行熏制,熏出来的花样完整无误,黑白分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陕北的富县、洛川、黄陵,就用这种办法制作碗架云子花,十分雅观。富县农村还把大幅剪纸替出来的样子用品色渲染,当年画用来美化居室,很有一种古朴的美。由于找了替样的好办法,传统的优秀作品才得以完整保存、世代相传。 在陕北,老大娘们把自己珍藏的传统花样称为“古时花样”,“花样”实际就是妇女们学习民间文化的教科书。农村人讲,学剪纸像“秀才”读四书五经一样,要有好的花样。好花样的剪法、造型,用途要记住、背过,然后再加进自己的感情思想“冒剪”出来。80年代出名的高如兰,在安塞县属中年剪纸巧手,她年龄不算太大,但能剪出很多传统纹样。198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滕凤谦先生见到了她剪的“抓髻娃娃”激动地说:“娃娃一手抓鸡,鸡属阳;一手抓兔,兔属阴,阴阳结合产生了生命,这幅剪纸承传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时期的图腾纹样。”高如兰小时常和母亲坐在炕上,母亲总喜欢把自己珍藏的花样拿出来和她一起翻看,也随着剪些“古时花样”让她照着剪。这样,一个冬天能学剪好多样子。 “古时花样”能“古”到什么时候,没有什么文字可查。问老婆婆们的“古时花样”跟谁学的,她们都是同样回答“妈妈教的”。安塞张凤兰老人说:“老古人留下格这些花样子,庄户人辈辈就这样剪,谁还见过个(真)石榴、牡丹是个啥样子。” 最为引起学者们关注之一的剪纸“抓髻娃娃”,是陕西的传统主题纹样。而抓髻娃娃有多种形象。 1.守门防瘟疫的抓髻娃娃。每年正月,陕北家家户户在门楣上贴一串手拉手的抓髻娃娃,因为娃娃头是用南瓜籽做的,画上五官,当地人称“瓜籽娃娃”。也有身子用纸剪成,四肢和头部用南瓜籽代替,抓髻用黑豆代替,有半立体效果,乾县的抓籽娃娃头部剪成瓜籽的造型。陕北老乡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瓜籽娃娃打八叉。”贴上瓜籽娃娃,可防瘟疫,防邪恶,保一年平安无事。 2.保娃娃平安的抓髻娃娃。由于“鸡”“髻”谐音,于是抓髻娃娃头部的髻剪成了鸡的形象,娃肩上的鸡,脚上的鸡,衣角裤腿上的鸡,爬满娃娃一身。每当端午节,老乡们一边贴抓髻娃娃,一边念念有词:“鸡◆呢,猫逮呢!”祈祷娃娃不受五毒侵害。 3.用于新婚洞房的抓髻娃娃。安塞高如兰剪的“抓髻娃娃”一手举鸡,一手举兔,多用于新婚洞房。民谣有“抓髻不来来,婆家不引来”,意为抓髻都打起这么长的时间了,为什么婆婆家还不来娶我呢。滕凤谦先生认为这幅剪纸是生殖崇拜的图腾纹样。靳之林先生认为,“天神至高无上,故保护神抓髻娃娃一手抓日(鸡、鸟)一手抓月(兔、鱼)。”它多用黄表纸剪,可能出于黄色天神黄帝的象征(黄帝龙体)的原因。 抓髻娃娃还用来招魂、辟邪、祛病、护生、攘灾、驱鬼、镇宅、扫天止雨、祈雨止旱,它们是我国民间艺术与古老民俗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传统花样中,以莲花,鱼及童子形象组合的作品十分丰富。如“莲(连)生贵子”、“鱼戏莲”、“鱼变娃”、“鱼钻莲”、“鹭鸶探莲”等等,专家们称之为“莲族艺术”。在剪纸中,总离不开关于鱼、莲、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的纹饰图案,而且关中、陕北、陕南的纹饰内容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剪纸的风格上有些差异。对陕西普查出来的民间刺绣及花样进行全面研究,可发现其中鱼、莲、童子形象的运动变化关系并排出纹样间因果发展程序:“鱼与莲花优游相戏——鱼头由花蒂钻入花中并与花房相叠合——鱼头穿过花心——莲花心上显化出童子的面目——童子从花心中向上露头,探出上半身,全身——新生的孩童与鱼、莲相亲相嬉……从全省看,存在着一个以鱼、鸟、莲、子等形象而组成一个纹样系列。其涵盖面大,旁枝交结,纷纭复杂,既有地域的鲜明特色,又有寓意深刻的精神内涵,千变万化已经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纹样体系。(见王宁宇、党荣华《陕西民间莲族艺术内涵初探》)。用于婚俗的刺绣花样、洞房剪纸,往往以植物或动物来隐喻男女之爱,生殖繁衍;用于丧俗的剪纸则象征生命绵延不断;用于春节的剪纸,辄寓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民间艺术所创造的天真世界总显得新颖活泼,朝气蓬勃。 由以上事例可知,生命崇拜、生殖崇拜是陕西民间艺术和民间剪纸的重要内容。安塞县白凤兰老人剪的《牛耕图》引起专家们的普遍关注,认为这幅剪纸的造型与风格和陕北绥德出土的汉墓画像石《牛耕图》极为相似。《牛耕图》上边装饰一组类似三角形的纹样。其上是对鸟,下边似鹿头花。滕凤谦先生讲:古谓神木(扶桑)与鸟都是鹿角与太阳的演化,是歌颂种族昌盛的符号,故仍保留于民间。 以鱼、蛙、蛇、鹿、猪、兔为主题的纹样大量出现,都说明陕西的传统剪纸承传和保留了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古老文化内容,积淀了深厚而古老的社会意识,承续着久远的造型观念。 |
关键词:陕西,历史,民俗,剪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