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 文旅动态

传承历史文脉 擦亮文化名片

来源: 新华网  张博纳
2020-12-31 10:37:43
分享:

  潮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直以来,潮汕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守文化自信,积极守护文化遗产,使得潮汕文化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和独立性。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潮州、汕头考察,其间,他深入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和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就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资源开发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文化的价值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包括潮汕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做好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内涵,并根据社会发展情势,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表达形式,激活生命力,同时做好内宣外传,提升影响力,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根本任务。

传承历史文脉 擦亮文化名片

  1.尊重传统加强基础研究,让潮汕文化内涵“厚起来”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潮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和前提是强化研究挖掘,对潮汕文化的内涵、外延、载体、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等进行深度解析和系统梳理。

  多年来,一些潮汕文化研究机构和学者积极开展潮汕文化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4年成立的深圳市潮汕文化研究会,作为一家致力于潮汕文化研究和推广的社团,至今已出版《中华劝孝歌》《中华十大慈孝故事》《潮汕俗语集》等书刊,每年举办数十场大型书画展览,充分发挥文化社团优势传播潮汕文化。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多年来成果丰硕,涌现出林伦伦、陈占山等大批潮汕文化研究者。

  潮汕文化发展至今,历经1600多年仍保留着灿烂多姿的文化形态,这为潮汕文化研究者开展田野调查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一手资料。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明清华南乡村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尤其关注潮州民间神信仰与乡村社会结构、韩江流域开发与族群关系演变等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历史人类学”色彩的学术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潮汕文化研究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华南地区知名潮汕文化研究者黄挺教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注潮汕文化研究,至今完成相关论文数十篇、专著8部,特别是根据多年开展田野调查的研究和思考而形成的《潮汕文化源流》一书,极大地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潮汕文化研究也渐显热潮。据了解,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机构、社会文化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更多潮汕文化研究团体得以成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学术成果。

传承历史文脉 擦亮文化名片

  2.推陈出新做好保护传承,让潮汕文化瑰宝“活起来” 

  一种文化想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必须借助相应的文化载体。以潮州工夫茶、潮汕祠堂,潮州方言、潮绣、潮剧、潮乐、潮州木雕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载体名闻海内外,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潮汕英歌舞、潮汕侨批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思想智慧,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文化创造力和亲和力,集中体现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精细做好保育活化利用,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汕头市近年来正多措并举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该市建立完善四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的扶持力度和对濒危“非遗”项目和高龄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积极谋划建设“非遗”集聚区,建设“非遗”数据库,挖掘乡村“非遗”资源。同时推动文化馆等机构创作更多以潮汕文化为题材的艺术精品,持续组织潮剧进校园、进农村和“非遗”进校园活动。

  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11年,自始即担负起保护、传承潮剧艺术,培养潮剧专业人才的重任。2015年,该中心被确立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传承基地,2018年又乔迁新址,办学环境大大改善。该中心实施分级教学,多年来为潮汕地区乃至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演出团体输送了大批潮剧表演专业人才,为繁荣潮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有关资料显示,近3年来,广东省文旅厅支持汕头、潮州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分别达到1.22亿元、1.37亿元,推动扶持汕头开展开埠文物保护、潮州开展“百家修百厝”和传统工艺振兴等工作,支持两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打造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增强潮汕文化与当地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取得显著成效。

  3.媒介融合推动内宣外传,让潮汕文化品牌“响起来”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传播力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如何推动潮汕文化走出去,潮汕地区涌现了很多好的做法,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2019年春节,英歌舞作为潮汕年俗舞蹈火爆自媒体抖音平台,将具有数百年历史、蕴含潮汕人民勇敢打拼和团结向上精神品格的英歌舞,近距离、大范围地呈现在以城市生活模式为主的潮汕年轻人面前,有效实现了英歌舞在潮汕青年群体中的传播。“非遗集市”是汕头四大“非遗”品牌之一,2020年6月,汕头举办的首届“非遗”线上购物节广受关注。“非遗云市”集合汕头多种“非遗”美食和传统工艺,打造了一场云端上的文化消费盛宴。

  潮汕“非遗”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在传播上将传统媒体传播及新媒体自主分享相融合,既体现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年轻人生活模式,有利于发挥媒介融合优势,实现潮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潮阳剪纸”市级传承人陈小燕,在大型智力闯关节目中展示“徒手剪二维码”绝活儿,带去“祠堂文化”“潮汕牛肉”等极具潮汕特色的剪纸作品,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将剪纸技艺传授给海外华侨,收获了可观流量。广东潮剧院自2020年6月以来,每周六晚举办“戏亭印象”之小公园有约演出活动,以优秀潮汕文化凝聚民心侨心,同时每场演出坚持在网络直播,让海外华侨华人同步欣赏到家乡潮剧的精彩。

  近年来,为推动潮汕文化内宣外传,潮州、汕头两市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加强创新,强化宣传媒介建设,联合拍摄了《潮汕味道》《印象潮汕》《我是潮汕人》等专题纪录片和短视频,在主流媒体、网络自媒体推介播出,举办潮州文化旅游节,吸引更多人体验潮汕地区风土人情,擦亮了潮汕文化名片。

  潮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潮汕人民的历史意识、精神品质及生活习俗。尊重传统、推陈出新,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潮汕文化内涵“厚起来”、“非遗”财富“活起来”、品牌声誉“响起来”,才能让潮汕文化绽放更加迷人光彩,确保潮汕文化长盛不衰。

关键词:文化,传统,传承责任编辑:李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