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于3月15日亮相广州市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此次展览选取了175件(套)中山国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进行展出,截至目前总观展人数已超4万人,不少广州当地观众前往参观,与古老的“千乘中山”展开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对话。
据了解,近年来河北与广东两地以“赵佗文化”为桥梁,成功举办了“从真定到番禺:赵佗与南越国”“汉代诸侯王系列展——中山王与南越王”等展览,此次的“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是南越王博物院“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系列展览”之一,着力呈现北方族群华夏化的历史进程,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路径和演进格局,是两地文博单位密切合作推出的又一力作。
此次“千乘中山——古中山国精品文物展”以重要考古发现为切入点,通过“考古发掘 中山重现”“立国兴邦 经年浮沉”等四个部分,用精美的文物展示了鲜虞白狄东出太行、肇建中山、争衡列强以及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的传奇历史和其颇具游牧民族特色的中山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文物中,行唐故郡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是首次展出。
战国中山国的考古发掘是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山王陵、中山国都灵寿古城、中山国早期代表性遗存——行唐故郡遗址等陆续被发现、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揭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中山国手工业生产发达,能工巧匠众多,战国中山国遗址出土文物数量庞大、种类齐全、工艺水平较高,有铜、陶、金银、玉石、玛瑙等大量精美的艺术品,且出土文物中拥有众多之‘最’,充分反映了中山国商业繁荣、综合国力之强。”据该展览策展人何少伟介绍,“中山三器”铜方壶、铁足铜鼎、铜圆壶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都和王室世系,本次展览展出了“中山三器”中的铜圆壶,其圈足上刻有铭文23字,记录了壶的重量和制壶工匠的名字,壶腹上刻有182字,是一篇悼词。何少伟说,这件国宝级文物,整个壶身上有两百多个铭文,把中山国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呈现给观众。
据了解,此次展览自3月15日开展以来,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纷纷留言称赞:“整场看下来,犹如看完一本古中山历史书,值得慢慢欣赏。”“曾经选修过神话与考古课程,没想到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神秘国度中山国的文物,真是大饱眼福。”“展品中的铜山字形器,体现了中山名称的由来和对山的崇拜,是中山国的独特礼器,河北博物院的院徽就是这个图案。”
在河北博物院研究员刘卫华看来,其实广州和中山国之间有许多有意思的联系,南越王赵佗就是如今石家庄所辖的正定县人,现在石家庄还有一个赵佗公园,所在的地方叫赵陵铺,是汉文帝给赵佗家族人修葺陵墓所留下的一个地名。“赵佗的老家曾属战国中山国的势力范围,而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不少文物,比如玉璧、玉衣等,又与河北的刘胜墓等遗址出土的文物较为相似。”刘卫华说道。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