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附近上班,有空的时候,总爱到画家祁海峰的工作室转转,这里的美术作品,总是让我感到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一年来已经形成了习惯。感觉这些名家大家有光照亮我们每一位文艺爱好者。文化名家工作室使艺术更生活,使生活更艺术。”石家庄市冶河灌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韶辉说。
祁海峰为周边社区儿童普及美术知识、进行绘画辅导。
这一年,与张韶辉有同样感受的市民有许多。
2022年9月30日,河北省会城市人文公共空间暨文化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举办,刘金凯书法家工作室、任源艺术空间、刘月卯书法家工作室、许荷英艺术工作室、郭海博铁板浮雕工作室、郝友友烙画工作室、周淑英剪纸工作室、吴桂云戏剧家工作室等50余家涉及文学、戏剧、美术、书法等11个艺术门类的文化名家工作室相继在省会街头巷尾安家落户,零距离服务附近的居民、游客。短短一年过去,全省已有1000余家这样的文化名家工作室次第落成,各美其美,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解民需、惠民生、润民心的新路子。未来,将鼓励更多的文化名家建立工作室,像满天星般闪耀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点亮人们的精神生活。
科罗迪瓦和摩洛哥友人到湾里庙郭海博名家工作室参观学习。
文化的生命力在民间、在群众。到过河北文化名家工作室的人都有一个特殊的感受,那就是“亲民”。工作室设立的地址,不是充满柴米油盐的街区就是烟火气十足的闹市,老百姓出门便到,抬脚就进。不像有的城市,文化名家通常把工作室开在自己家里或者写字楼,看起来很美,接触起来却很有距离。“我出门买个菜、遛个弯儿,也能进去欣赏欣赏书法、剪纸、篆刻,看看演出什么的。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在家门口,最大的好处是便捷,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就成了一件低成本的事情,实现了真正的‘润物无声’。”任源艺术空间附近的居民马晓燕说。在铁板上敲敲打打,在木板上烙出图画,用剪刀剪出雪花——郭海博铁板浮雕工作室、郝友友烙画工作室、周淑英剪纸工作室就坐落在全国著名的小商品、服装批发市场湾里庙,周围店铺林立,每天人潮汹涌。这三位在铁板、木板和纸张上玩儿“花活儿”的艺术家,每天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驻足。“来工作室观摩的人很多,不分国籍、不分年龄,好多还是成群结队或者一家几口,都想上手体验体验,甚至直接购买,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郭海博介绍道。“我就是个戏迷,能时不时听许荷英老师唱几句,浑身的毛孔都舒服。我们一定把最经典的剧目奉献出来!”许荷英的“老粉丝”、也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总支书记赵涛协助许荷英建成艺术工作室时,笑得像花儿一样,表情特别夸张。“名家工作室的建立,在家门口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名家的宣传效应,一些过去没有的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也随之而来。”郝友友、周淑英表示,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艺术家也是直接受益者。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表示,建设文化名家工作室,打造省会城市人文公共文化空间,是发挥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集合优质文化资源零距离服务普通百姓,从人民中汲取营养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播种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省文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推进名家工作室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通过调研摸底、精心选址、交流座谈、组织活动、资源扶持等,为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秋天,是个听得见成长、看得见收获的季节。河北开展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一年来,作为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一个平台,宣传、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阵地,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个桥梁,持续开展了大量的美术、书法、戏曲、音乐、写作、篆刻、朗诵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为文艺创作、文化惠民、文艺人才成长开辟了新载体、好途径。
尤志国对张家口市西岔社区“爱福合唱团”队员进行专业辅导。
文化名家工作室发挥着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文艺惠民末端落实的“桥头堡”作用。不仅把居民“请进来”,还让名家“走出去”,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公园,播洒艺术火种。任源艺术空间策划组织的桥西区居民周末音乐会,直播线上观众接近千万人,产生广泛影响;沧州市郎向阳工作室,成立以来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相声公益演出,累计开展活动30余次,吸引群众1500余人次到现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张家口市尤志国音乐工作室,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文艺演出等。一年来,祁海峰、刘月卯等艺术家多次带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的足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场景等到雄安、张家口德胜村、承德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沧州黄骅港等地采风写生、搞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写春联送万福”“传统文化进校园”“惠民润心——走进社区”“重阳讲坛——走进石家庄老年大学”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深受百姓欢迎。“到长安公园、绿洲公园讲戏,成立小区剧社——我挺愿意做这些事,看着老百姓开心,我自己更开心。”许荷英笑着说。而在刘月卯的印象中,“群众是真有接受艺术熏陶提升艺术水平的需求,每到一个地方,为艺术爱好者讲课、点评作品,都是人头攒动,挤都挤不过来”。祁海峰表示:“在弘扬文艺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激励引导更多艺术家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并从人民中汲取营养,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培养文艺创作从‘高原’到‘高峰’迈进的土壤,努力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实现双向赋能。”在这一点上,很多艺术家都深有感触:“以前的作品经常弄个太行风情呀什么的,现在的题材就丰富多了,很多作品的灵感就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某个场景,非常接地气、有趣味。”
郎向阳免费为周边群众讲授非遗知识。
文化名家工作室在常态化展示优秀文艺作品上发挥着“展览馆”的作用。市民到文化名家工作室,首先欣赏到的是常态化陈设的名家作品、藏品,如在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观摩“水墨丹青·魅力石家庄——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刘金凯书法家工作室遍赏行、草、隶、篆、楷书法精品;在任源艺术空间看到从未接触过的陶瓷印艺术作品;在王律文艺评论家、收藏家工作室探寻红色印记;在许荷英、彭蕙蘅、吴桂云戏曲、艺术工作室感悟一个“名角”是怎样炼成的——也可以在工作室的阅读区沏一杯茶、磨一杯咖啡,捧着一本书读上大半天,享受静美的阅读时光。
罗慧琴教孩子们评剧唱段。
文化名家工作室发挥着赓续文化基因培养文艺人才“微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文联专业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名家带徒传艺、定向研学交流等各种形式,对文艺爱好者进行传帮带,助推文艺人才培养。文化名家工作室,虽然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但通常是一个团队在“运转”,有固定人员“蹲点”,也有非固定人员积极参与。依托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空间,河北省美协召开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河北雕塑艺术创作推进会”等会议、研学,引领美术家听党话、跟党走,推动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刘金凯、刘月卯书法家工作室已免费为新华区、裕华区近400名书法爱好者开展培训和指导,培养书法骨干力量;唐山市罗慧琴评剧艺术工作室,组织评剧研学等评剧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孩子,将优秀唱段传唱下去;秦皇岛于广明水彩工作室,已先后培养1名画家加入中国美协,3名画家加入省美协, 8名美术工作者加入市美协。许荷英、彭蕙蘅、吴桂云经常在工作室给学生们上课,进行传帮带。这些“梅花奖”得主、在舞台上爬摸滚打几十年,如今仿佛又回到了“起点”,最近新编的戏剧《好南关》中,他们甘作绿叶集体当起了配角:“看到这些新生力量逐渐在舞台上成熟起来,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
艺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群众在哪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哪里,文化名家工作室的舞台就定位在哪里。文化是城市的底色和灵魂,对激发城市活力、丰富城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人文公共空间,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颜值”和“内涵”,使城市更靓、更美,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