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数字再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互动美育展”正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行。该展以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上的“十二章纹”为主线,在具象化、空间化呈现纹样演变的同时,运用数字再生技术进行趣味演绎与再创作。
据《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传统服饰凝聚着东方美学精粹,更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第一展区“锦绣华章”以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日、月、龙、星辰、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黻、黼)为切入,精美的纹样配以讲解,让观众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更能领略其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第二展区“天人合衣”特别设置了cave体验区,以环绕式粒子光影与三维投影技术,带来华纹锦绣之美的沉浸享受,让每位观众都能体验集天地于一身的帝王章服,感受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第三展区“数字再生”展出了不少学生的再创作作品。这些风格迥异、色彩鲜明的“十二纹章”作品,完全通过AI创作工具智能生成。
与传统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出内容均为数字展陈,从服饰研究、三维制作到策展实施,足足有两年之久。展览是融合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数字化研究成果、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实践教学成果的创新尝试,更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积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教授是该展的策展人。他在发言时提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全艺术学科汇聚的独特学院,此次展览是对于学院多艺术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一场实验。在整体艺术的背景下,策展团队通过美术设计、音乐、舞蹈与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融创新,最终呈现出肉眼可见、身体可感的东方和谐之美。
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邹游教授从教育者、创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观展感受。他提出,“东方美学·数字再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互动美育展”是一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展览。展览通过当下最新的技术语言表达中国传统的服饰技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担当。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该展将在京师美术馆持续至9月中旬。